2025年9月19日,在《新时代中国推进妇女全面发展的实践与成就》白皮书发布之际,一支由50余名义乌女企业家组成的“老板娘”团队奔赴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深入开展东西部协作交流活动。本次活动通过经验互鉴、产销对接、产业合作等多维度形式,推动两地文旅商贸融合发展,助力巴州妇女创业就业,活动成果丰硕。
三大领域精准对接,双向协作取得实效
本次活动重点围绕来料加工、食品饮料和文旅三大领域开展对接。在行业分组洽谈会上,义乌女企业家金梅英难掩期待:“巴州来料加工基础良好,我们带来了新产品样品,希望建立长期合作。”

“巴州这边有不少新鲜的农特产品,都是我们义乌非常需要的。同时,我们的一些贸易方式也可以和巴州的姐妹们互相探讨。”罗丽说道。义乌女企业家郭英则对巴州的资源赞不绝口:“巴州这边的酒店价格、景区、美食都很适合开发疗休养项目,我们计划开发疗休养产品,组织义乌市民来此疗休养。”

经过前期对接和现场洽谈,义乌的4家文旅企业和5家来料加工企业与巴州的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并在现场举行了签约仪式。据了解,此次签约,仅来料加工项目订单就达到了3000万元。

在随后的两天时间里,义乌女企业家们还实地考察了巴州的工业园区和文旅项目,为今后的深度合作奠定基础。在工业园区考察的过程中,有三名女企业家与当地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将成为该企业产品的经销商。此外,还有38位女企业家添加了销售人员的联系方式,表示将进一步探讨合作可能。
巾帼工坊成效显著,小手工成就大事业
在巴城记忆文创产业园举行的“巾帼创业风采展”上,60名来自东西部协作“巾帼工坊”的女工现场展示了中国结、腰带等手工艺品的制作技艺,每一件精美工艺品的背后,都是两地妇联协作的成果。“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技能,还能把自己做的手工艺品卖到国外,不仅多了一份收入,还感觉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工坊员工蔡青芳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据工坊负责人张婷介绍,这个由两地妇联共建的项目已带动当地1000多名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2000元。“目前我们80%-90%的订单来自义乌,今年已收到1400多万元订单,相比去年有了大幅增长。”义乌老板娘王凤英坦言:“今年我们已经向巴州下达了100多万元订单,这次过来主要是考察一下工作情况,确保产品质量,以推进持续深化合作。”
巾帼创业交流互鉴,大讲堂分享好经验

此次活动不仅带来了订单,更带来了创业经验的深度交流。在巾帼创业大讲堂上,义乌女企业家傅江燕分享了如何通过AI短视频赋能企业发展。她说:“希望通过我自身的经验,帮助巴州姐妹把生意做得更好。”巴州女企业家听后纷纷感慨:“义乌姐妹的创业思路和技术应用让我们大开眼界,增强了我们拓展市场的信心。”
政策引领妇女发展,东西协作谱写新篇
此次交流活动恰逢《新时代中国推进妇女全面发展的实践与成就》白皮书发布,是浙川两地推进妇女全面发展的协作实践。白皮书指出,中国妇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半边天”作用日益彰显。近年来,浙江义乌、四川巴州两地妇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发挥两地资源优势,努力“推动妇女走在时代前列”。巴州区妇联负责人表示:“通过东西部协作,我们不仅帮助妇女实现就业增收,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她们的发展能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义乌市妇联党组成员周丹瑛表示,希望能够搭建一个供需对接平台,依托义乌市场优势,推动订单输送和来料加工合作,帮助巴州妇女实现创业就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建功立业。
据悉,此次活动由中共义乌市委、义乌市人民政府、中共巴州区委、巴州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巴州区妇联、义乌市妇联和义乌商城集团承办。通过深入交流和实地考察,两地女性企业家不仅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更建立了深厚的姐妹情谊,为义巴东西部协作注入了强劲的“巾帼力量”。未来,两地将继续搭建平台,让更多“她力量”在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的画卷中留下浓墨重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