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四川省残疾人赛艇、皮划艇锦标赛的赛场上,来自巴中市巴州区第四中学初三二班的陈虹杨,以4金1银1铜的优异成绩,书写了一段关于勇气、坚持与梦想的动人篇章。当掌声与欢呼环绕这位少年时,鲜有人知这份荣耀背后,是一个家庭的重担、无数个日夜的汗水,以及在逆境中浇灌出的希望之花。

家境艰难 挡不住逐梦脚步
陈虹杨出身于一个八口之家,生活压力沉重却充满温暖。50岁的父亲靠打零工维持全家生计,48岁的母亲患有语言和听力残疾,在家务农支撑家庭;72岁的爷爷听力残疾且身患多种慢性病,68岁的奶奶于2024年确诊肺癌,每月药费使家庭经济捉襟见肘。12岁的弟弟正读初一,27岁的大姐和25岁的二姐分别在外地和本地打工,共同分担家庭压力。
生活的艰辛没有让陈虹杨气馁,反而锤炼出他超乎同龄人的坚韧。“看到家人为生活奔波,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争气。”陈虹杨说,赛艇和皮划艇对他而言,不仅是运动项目,更是改变命运、为家人争光的道路。
刻苦训练 汗水闪耀倔强光芒
“每天天不亮,训练场上就有陈虹杨的身影,直到傍晚,他仍在反复打磨动作。”班主任兼教练李海林老师对他的刻苦记忆犹新。赛艇训练对体能和技术要求极高,因身体特殊情况,陈虹杨初练时在平衡感和力量控制上遇到了诸多困难,但他从未抱怨,更未放弃。为纠正一个划桨动作,他对着镜子反复练习直到手臂酸痛;为突破体能极限,他主动加练,即使手掌磨出水泡、汗水浸透衣衫,也只是简单处理后又继续投入训练。

一次训练中,陈虹杨的手臂拉伤,疼痛难忍,李海林劝他休息,他却坚持:“比赛快到了,我不能停。”第二天,他又准时出现在训练场,调整动作以避免加重伤势。李海林感慨:“这孩子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再大的困难都能咬牙坚持。”
除了训练,平衡学业与备赛亦是一大挑战。初三课业繁重,训练又占据大量时间。为帮助他,老师苟星火主动制定学习计划,利用课余时间补课;岳孟君老师如亲人般关心其生活与情绪。陈虹杨感动地说:“老师们的帮助让我能安心训练和学习,他们就像我的亲人。”
赛场绽放 用实力证明“我能行”
2025年四川省残疾人赛艇、皮划艇锦标赛上,陈虹杨迎来高光时刻。比赛当日天气寒冷,水面微风阵阵,对选手的技术、心态都是一场考验。
在男子赛艇单人双桨决赛中,他开局落后,却沉着按照战术调整呼吸、稳住节奏,关键时刻发力冲刺。划桨、转身、加速,每个动作都精准有力,溅起的水花仿佛是他不服输的呐喊。最终,他逆转对局,夺得首金。

此后他越战越勇,共斩获4金1银1铜。站在领奖台上,望着冉冉升起的国旗,他激动地落泪:“所有的辛苦都值了!我没有辜负家人和老师的期望!”
榜样力量 激励更多人勇敢逐梦
陈虹杨的故事深深感动了全校师生,也激励着更多人勇敢追梦。四中校长吕安平表示,陈虹杨同学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有坚定信念和顽强毅力,就一定能实现目标,学校将以他为榜样,鼓励学生培养不畏艰难、奋勇争先的精神。
对于未来,陈虹杨目标清晰:“我希望继续提升竞技水平,在更高赛场上为国争光。同时努力学习,考上理想的高中和大学,用知识改变命运。”

这位身残志坚的少年用汗水浇灌梦想,用毅力书写传奇,他的故事如一束光,照亮了无数人前行的道路,让人相信:只要心怀热爱、勇往直前,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