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老红军高寿芝:这个“吃百家饭”的娃用一生诠释忠诚

【来源: 巴州区融媒体中心 林炜哲】【点击举报】

  在大巴山的山坳里,一个吃百家饭长大的“高小伙”,用一生诠释了“服从是天职,忠诚为党和人民”的誓言。他就是老红军高寿芝,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用机智与果敢书写了一段段惊心动魄的传奇。

高寿芝(右)和夫人魏恒银(左)

  “高小伙”的红色起点:破除流言,坚定跟党走

  1908年6月,高寿芝生于巴中贫苦人家,父母早亡的他靠乡邻接济长大。1933年,红四方面军解放巴中。当时社会流传红军是“棒老二”(土匪),但高寿芝亲眼见到红军纪律严明、为民作战,身边许多青年都参了军。他不再犹豫,1933年5月,高寿芝在木门报名参加了红四方面军,编入红十一师三十团(后改为红三十军88师263团)当通讯员。

  他先后参加强渡嘉陵江、万源保卫战、百丈关战役,屡次在战火中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胆识。1936年随西路军西征,经历高台血战、倪家营子突围,最终抵达新疆接受培训学习炮兵,成为我军早期炮兵骨干。

  大王庄突围:一顿饺子背后的生死智慧

  抗日战场上,高寿芝任八路军沛县第六区队指导员。1943年秋,他带领三名战士至江苏沛县货寨侦察敌情。连日饥饿的战士们受到村干部照顾,包了一顿饺子充饥。饺子刚下锅,高寿芝突然听见房瓦轻响——有敌情!外面日军一个小队和三十余名伪军已包围院落,房顶也架起机枪。日军翻译喊话劝降:“皇军命令你们放下武器!”高寿芝厉声回骂:“滚他妈的蛋!老子还没吃饭,等吃了再说!”他冷静命令战士:“赶快吃,吃饱才有力气突围!”

  饭后天色渐暗,他透过门缝仔细观察敌情:正面一挺机枪封门,房上也有敌人。他脱下羊皮大衣,猛地向外一抛——日军机枪立刻开火扫射大衣。就在换弹刹那,他一个翻滚冲出房门,跪姿射击,精准击毙日军机枪手,随后大吼一声“跑!”,四人如猛虎出笼,瞬间冲入高粱地。茫茫青纱帐中,敌人再不敢追,他们成功脱险。

  这一战,是胆识、冷静与实战经验的极致结合。高寿芝不仅带领战士脱困,更以一场“心理战”打破日军围剿,彰显出老一辈革命者临危不乱的智慧。

  智退日军一个团:“空城计”与“南蛮子”的威名

  日军屡屡吃亏后,听说八路军中有个“南蛮子”神枪手,作战凶猛、枪法如神,侦查后锁定“南蛮子”高寿芝在大王庄,于是日军调集一个团兵力进行围剿。

  高寿芝察觉敌情,一点也不慌张,他竟在庄内高声“部署”:“一连左翼埋伏,二连右翼准备手榴弹,预备队三连做好准备!”他虚张声势,唱了一出“八路版空城计”。日军指挥官疑有八路军的主力在大王庄内埋伏,不敢冒进,最终下令撤退。当地老乡纷纷传颂:“老高一个人吓退了一个团!”

  为战友复仇:百人夜袭,刀劈日寇

  这份临危不乱的胆识,源于他多年的革命历练。从长征路上翻雪山过草地,到西路军征战中的九死一生,再到新疆新兵营的炮兵训练,每一次考验都磨砺着他的意志。1942年,湖边支队独立团洪团长被日军逮捕,受尽酷刑后被敌人杀害,全军悲愤。当时身为连长的高寿芝当夜带领全连百余名战士,持砍刀和轻武器潜入敌营。趁日军熟睡,他们手起刀落,几乎全歼一个连的敌人,用最原始也是最解恨的方式,告慰了团长英灵,这份血性正是对忠诚最炽热的诠释。

  离休不离志:一生坚守“忠诚是天职”

  从红军战士到八路军指导员,从炮兵骨干到军械库领导,高寿芝始终牢记“服从是天职”。1936年随西路军西渡黄河,他服从命令义无反顾;1940年从新疆辗转回延安,他坚决执行组织安排;解放战争中调任军械岗位,他同样兢兢业业。1958年退休后,他常对孩子说:“革命战士的字典里,没有“不服从”三个字,因为我们的忠诚永远属于党和人民。”

  2009年,这位离休老红军走完了传奇一生。从巴中走出的“高小伙”,用服从诠释担当,用忠诚铸就丰碑。他在大王庄突围时的临危不乱,在复仇战中的果敢血性,在空城计时的从容智慧,都是对“忠诚为党和人民”最生动的注解。高寿芝虽已远去,但他用生命淬炼的精神,永远是照亮后人的红色灯塔。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87

蜀ICP备17014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