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更“安心”!东西部协作绘就巴州烈属幸福底色

【来源: 巴州区融媒体中心 王洛斌】【点击举报】

  走进巴中市巴州区平梁镇桂花树村,93岁的张善明老人正坐在崭新的屋檐下,眯着眼晒太阳。他的身后,是一栋刚刚完成改造的房屋——崭新的瓦片、粉刷一新的墙面、平整的入户路,还有屋里新添的空调。这一切,都得益于浙江金华与四川巴中两地携手推进的关爱军烈属项目。

  精准帮扶:“一户一策”实现从“忧居”到“优居”

  张善明是革命烈士张作善之子,也是一名老党员、老村支书。尽管年事已高,却依旧健谈,谈起房屋改造,他能说的只有开心和幸福。“以前这房子,一下雨就漏,墙上都是裂缝。”张善明指着原先漏雨的屋顶说,“现在好了,搭了一个雨棚,再也不会漏水了。”

  张善明的儿子张平谈起这次改造,心里也暖洋洋的,“原来我们门口的路都是泥巴路,坑坑洼洼的,走路都不方便,现在成了水泥路,进出都方便了许多。”

  巴州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主任余树林告诉记者,此次改造属于“一户一策”精准施工。项目组根据军烈属家庭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结构性修缮、功能增补和环境整治。资金采用“财政补助+个人微偿”模式:户均补助2-4万元,烈属自筹不超过10%。

  巴中作为川陕革命老区核心区,现存烈士纪念设施1287处,在册烈士1.2万余名,烈属家庭1200余户。2023年摸排数据显示,有22户烈属房屋存在屋顶漏雨、墙体开裂、无卫生厕所等问题。

  东西协作:三步走帮扶模式见成效

  浙江金华与四川巴中立足东西部协作国家战略,创新实施“安居工程+红链赋能+社会同心圆”三步走帮扶模式,两地投入资金70万元,精准改造22户危房,同时开发红色文旅与电商就业岗位,带动户均增收8000元。

  2023年,金华与巴中签署《关爱军烈属和困难烈属家庭帮扶项目计划》,建立“户籍档案+实地核查+烈属协会审核”三级筛查机制,投入对口合作资金100万元,其中70万元定向用于住房改造。

  红链赋能:从“输血”到“造血”转变

  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两地还注重增强烈属家庭内生发展动力。

  开设“红色工匠”培训专班,程朝宪之子程文涛通过电商培训签约华为集团;在改造后的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设立讲解员岗位,烈属张善明担任党史宣讲员,月增收800元。

  通过开发“川陕英烈VR展馆”,2024年吸引研学团队2.1万人次,带动消费120万元。10个改造服务站增设农特产品展销区。

  社会同心圆:全民参与关爱烈属

  成立“金巴关爱烈属联盟”,吸纳金华企业43家,创新“双线募捐”模式:线上开通公益筹款平台,线下设立企业认捐项目。

  社会资金占比从初期的5%升至35%,惠及烈属人数扩大1.8倍。组织烈属赴金华讲述英烈事迹,程天直舍身护国防工程故事巡讲12场;金华学生与巴中烈属家庭“结对认亲”,2024年互通书信超千封。

  据了解,通过金华—巴中协作模式,22户烈属房屋改造全部完工,住房安全隐患消除率达100%,烈属满意度达98%。未来,两地将进一步深化协作:2025年计划开设“乡村振兴工匠班”,新增就业岗位100个;搭建“云上烈属馆”,带动烈属户均增收1.2万元;为全市烈属购买“巴惠保”健康险,覆盖率达100%。持续推动“物质帮扶”与“精神传承”双轨并进,让革命荣光照亮烈属奔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87

蜀ICP备17014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