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巴中融媒 】【点击举报】
7000公斤采用机械直播提升效率,另外7000公斤正通过集中育苗培育壮苗
日前,在巴州区化成镇奎星楼村的层层梯田里,20余名村民穿梭田垄间,旋耕机机声轰鸣,沉寂多年的山坡正重新焕发生机。
"两列玉米间隔2.4米,窝距严格控制在6寸。"村民杨春华弯腰俯身,手指在卷尺刻度上反复游移。"这里以前是撂荒地,草长得比人都高。现在由村集体经济牵头,将这里重新整理出来。"说话间,她将玉米粒精准点进地窝里。
村民正在播种玉米
不远处,村党总支书记吴军平正在翻看他的随身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种植进度。“200亩坡地是今年的重头戏,目前已经整理出来140亩、播种了80亩。全村1000余亩春耕任务要在月底收尾。”他指向山腰间蜿蜒的产业路,几辆载满有机肥的三轮车正沿着山路缓行。
“到了收获季节,由村集体来回收这些玉米,统一送到村办酒厂用于酿酒,酒糟还能作生态饲料,这样才能达到效益最大化。”吴军平介绍,除了发展集体经济外,现场每天都需要人来务工,工钱60元每天还管午饭,大家干得更起劲了。
“截至目前,全镇玉米播种进度已过半,1.4万公斤种子精准落土。”化成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殷学意介绍,其中7000公斤采用机械直播提升效率,另外7000公斤正通过集中育苗培育壮苗。同时,6000公斤水稻种子在智能温棚里吐露新芽,1.93万亩水稻田正等待秧苗入水,6400亩红薯田正在起垄待栽。在镇农资仓库里,2000吨肥料、15吨农膜、45吨种子早已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