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区检察院 】【点击举报】
一、齐抓共管,内外联动,全方位编织未成年人保护网。与依法治区办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巴州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体系的实施方案》,与区教育局、妇联等部门签订《困境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与公安、法院等部门制定《关于非监禁涉罪未成年人社区观护帮教实施意见》《巴州区司法机关办理性侵害未成年被害人刑事案件相关工作机制》等文件,进一步构建预防大格局,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二、立足职能,完善机制,多角度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制定“一对一”的帮教挽救方案,出台《关于未成年人异地社会调查、关护帮教实施意见》,与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联合印发《未成年人刑事指定辩护工作暂行办法》,与公安局、法院联合制发《关于办理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若干意见》,坚持“一次询问”原则,突出司法人文关怀,创新“5个1”情感式帮教模式,对50名在押未成年人开展亲情会见,制定《关于规范合适成年人参与刑事诉讼的意见》,建立89名适成年人人才库,弥补法定代理人的空缺。
三、丰富载体,完善形式,深层次彰显关爱帮扶工作成效。近4年来,开展未成年被害人司法救助2人,提供法律援助395人,提供涉罪未成年人就业帮助23人。开展涉罪未成年人家庭回访120余次,开展社区家长课堂4场次,受益约1800余人。同时,与城区10余所学校签订《校检共建协议》,选派10余名业务骨干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定期到全区69所中小学及部分城区幼儿园集中开展普法活动。利用两微一端推送普法宣传近40条,畅通“心雨热线”,接听电话600余人次,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心理辅导服务100余人次。
二、立足职能,完善机制,多角度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制定“一对一”的帮教挽救方案,出台《关于未成年人异地社会调查、关护帮教实施意见》,与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联合印发《未成年人刑事指定辩护工作暂行办法》,与公安局、法院联合制发《关于办理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若干意见》,坚持“一次询问”原则,突出司法人文关怀,创新“5个1”情感式帮教模式,对50名在押未成年人开展亲情会见,制定《关于规范合适成年人参与刑事诉讼的意见》,建立89名适成年人人才库,弥补法定代理人的空缺。
三、丰富载体,完善形式,深层次彰显关爱帮扶工作成效。近4年来,开展未成年被害人司法救助2人,提供法律援助395人,提供涉罪未成年人就业帮助23人。开展涉罪未成年人家庭回访120余次,开展社区家长课堂4场次,受益约1800余人。同时,与城区10余所学校签订《校检共建协议》,选派10余名业务骨干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定期到全区69所中小学及部分城区幼儿园集中开展普法活动。利用两微一端推送普法宣传近40条,畅通“心雨热线”,接听电话600余人次,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心理辅导服务1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