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巴中市巴州区人民法院曾口法庭坚持司法为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在打官司过程中的堵点、痛点,主动作为,出实招、办实事,以“看得到、听得到、做得到”的方式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幸福感。
便民举措显关怀
“你好,我要起诉我那个‘亲家’,但是我没有他的身份信息,有法起诉不?”农村地区老百姓在打官司起诉时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只知道对方的姓名和住址,针对类似情形,曾口法庭推出当事人信息查询服务,由法庭向公安机关查询公民个人信息,消除了老百姓查询对方当事人个人信息的困难。目前曾口法庭已经快速处理了6件案件当事人信息查询申请,为群众提供了便利的诉讼服务。
图:曾口法庭诉讼服务分中心接受群众法律咨询
曾口法庭诉讼服务分中心,提供引导、立案、查询、调解、便民服务等多项一站式诉讼服务;针对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涉农、涉妇女儿童、老弱群体等案件快立快审;确定五类巡回审理案件类型,在辖区司法所及中心村设立巡回办案点;实行电话立案、网络立案、邮寄立案等,并对确有困难的当事人进行上门立案;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在线立案、在线庭审、在线调解,发挥“互联网+审判”模式,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网络平台开展诉讼活动;加强法律知识宣传,定期深入学校和村社开展普法宣传……一项项便民举措落地落实,老百姓的司法获得感、满足感也在不断增强。
“基层法庭直面基层群众,我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感受,我们不只要解决好矛盾纠纷,还要让群众方便快捷地打官司,减少他们的诉累,这样才能让群众真正满意我们的工作。”曾口法庭庭长何知梦说到。
曾口法庭《民法典》系列宣传活动走进社区。图:曾口法庭工作人员向群众讲解《民法典》“婚姻家庭编”
诉源治理解纠纷
曾口法庭积极与镇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等多方联动,加强多元化调解,形成合力,共同解决辖区内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及信访案件。不仅如此,法庭还认识到,应当把多的注意力放在纠纷更深层次的源头治理问题之上,积极推动诉源治理工作开展,以实现“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
图:曾口法庭联合镇政府、派出所、司法所、社区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
米某在帮助同村李某干活时突发疾病,米某高血压中风生活不能自理,双方因米某生病补偿事宜发生纠纷。当地村委会和镇政府多次组织双方调解无果,米某数次上访。在镇政府组织下,法庭与派出所、司法所、社区调解委员会等多次前往米某家中组织双方协商,分析涉及的法律问题,耐心细致地听取双方意见,反复做工作,消除双方的分歧。最终,米某和李某最终达成补偿协议,双方长达一年的矛盾就此化解,双方流露出笑容,对调解工作表示感谢。
法庭搬到家门前
近日,曾口法庭深入大茅坪镇红垭村张某家中就张某与符某劳务合同纠纷一案开展巡回审理。经过法庭耐心地调解,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符某主动承担给付义务,向张某结算各类费用70800元。
图:曾口法庭巡回审理张某与符某劳务合同纠纷案件,把法庭搬到家门口
近年来,民间借贷、劳务合同纠纷、离婚纠纷、赡养纠纷、抚养纠纷等案件在农村地区高发。曾口法庭本着人民群众需求在哪里,司法服务就跟到哪里的理念,针对类似高发案件开展巡回审理,切实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减轻人民群众诉累。
图:曾口法庭已巡回审理为契机,现场普法,为群众讲解《民法典》中的新规定
同时,以巡回审判为契机,开展法律宣传,现场讲解法律知识,耐心接受群众咨询,让更多的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实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双丰收”的良好效果。
判后答疑促和解
“婚约既然解除,你们收取的彩礼理应退还,《民法典》对此也有新的规定...%20...”近日,曾口法庭成功调解了一起婚约财产纠纷。原告李某与被告杨某婚约财产纠纷一案审理过程中,承办法官多次组织双方调解无果,法庭依法作出判决。但考虑到此类案件通过判决往往难以有效化解矛盾,败诉方难免心有不忿,甚至可能激化矛盾。于是在判决生效前,法官再次组织双方进行“判后释疑”,耐心细致地向双方讲解判决理由,并对双方提出的疑问一一解答,继续沟通调解,最终双方打开心结,被告主动向原告返还了彩礼,切实做到案结事了。
图:曾口法庭组织案件双方当事人就判决内容进行判后释法,解答当事人的法律疑惑
“法官的工作不是为了结案而审判,而是要通过审判及判后答疑等工作来实现案结事了,真正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曾口法庭庭长何知梦说到。
曾口法庭将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始于“行”落于“实”,不断发挥法庭职能作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基层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有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