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巴州区化成镇长滩河村“第一书记”李润生
本报记者苟超
1月22日上午,巴州区化成镇长滩河村村委会广场上格外热闹。“我想从获得‘长滩孝星’和‘最美家庭’称号的村民身上,找出自己的不足,下次评选我也要上去领奖。”村民吴成剑很激动。
吴成剑口中的“长滩孝星”与“最美家庭”是长滩河村文明新风建设的重要内容。“精神脱贫和物质脱贫一样重要,要两手抓,两手硬。”这是长滩河村“第一书记”李润生在扶贫工作中收获的经验。
精准识别回头看
确保“准确滴灌”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长滩河村广为流传的一首童谣道出了这里曾经的贫穷生活:“上山下梁、肩挑背扛,大路不通、赤脚赶场,遇到干旱,娃儿喊娘……”
“我2016年来长滩河村时,这里村情有了很大变化,不像童谣里形容得那么穷,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入户实地调查走访后,李润生与村“两委”商量再次精准识别贫困户,让帮扶措施落到最需要的人头上。
“在全村按照‘十步’工作法(宣传发动、入户调查、农户申请、小组推荐、初步公示、征求意见、审核审查、民主评议、公告公示、强力推进)精准识别贫困户,再从民政部门调取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名单进行比对,提高了贫困对象识别的准确性。”李润生说,最后集中筛选出89户贫困户,清理了13户不符合标准的家庭。
对于筛选出的贫困户,按照贫困户个性需求和共同特征,由市纪委帮扶干部因户施策,一户一计,建立台账,做到“户有卡、村有簿、镇有册”,并确立“建设新居、增收产业、技能培训、助学助医、社会保障、公益设施”等六个方面的扶持发展内容,统筹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问题。
取长补短学经验
扶贫“全线推进”
“扶贫工作不能闭门造车,要多交流学习,才能更上一层楼。”到岗之初,李润生就分批次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分别赴通江县贾家梁村、鹦鸽嘴村,巴州区新庙村,恩阳区凤凰村等地考察学习贫困村建设、产业规划和管理机制等内容,“前前后后加起来有100多人(次)了”。
在借鉴学习先进经验之后,李润生与村“两委”多次召开现场办公会,专题研究扶贫工作,及时调整了帮扶思路,对新居建设、产业培育等11项内容制定了详细制度,并成立了房屋锁定组、青苗土地赔偿组和业主委员会具体负责实物的锁定、新居管理、产业规划等。
“考虑到长滩河村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和发展水平,我们明确了‘先新居再产业后基础’的发展思路,以新农村聚居点建设为龙头、特色果林与中药材为主线,分核心园区和辐射园区进行全域规划。”李润生说。
如今,长滩河村新居建设正如火如荼,产业发展雏形初现,今年人均收入有望达到5600元,出行、安全饮水等民生项目也在稳步推进。
革弊鼎新求发展
打造“礼仪长滩”
在新修的两层村委会办公楼里,还设有文化室、卫生室等。“书籍可以启迪智慧,医疗可以保证健康,这是老百姓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基础保障,所以要优先准备。”李润生介绍,文化室里有100余册农业科技、法律、涉农政策法规等书籍,村民可免费阅读。
顶层设计,高位运作,落地为金。“让基层干部和老百姓懂政策、懂知识,紧跟时代的步伐,更能鼓舞他们的脱贫干劲。”为此,每月10日,李润生会组织全村的党员群众通过远程教育学习政策、科技等信息。
好家风撑起好的社会风气。李润生和村“两委”班子商量后,决定要下功夫提升村民的精气神,打造“礼仪长滩”。今年1月6日,长滩河村“幸福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启动,以典型代表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全村村民文明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提升。
同时,在遵循村情和乡俗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后,长滩河村的《村规民约》已经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正式实施了,共有6个方面32条,这有助于将长滩河村打造成一张全市新农村建设的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