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扎实推动城乡基层治理127项年度重点任务落实落地,巴中市印发《关于开展2020年城乡基层治理“十大行动”的通知》,指导全市各级党组织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贴近民生,积极创新城乡基层治理机制和服务管理体制,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据了解,巴中市城乡基层治理“十大行动”包括基层组织建设提升行动、脱贫攻坚决战冲刺行动、营商环境优化增效行动、城乡社区示范创建行动、基层权力运行规范行动、社会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信访矛盾联动化解行动、文明乡风新风培育行动、城乡环境卫生清洁行动。目前,各项行动已全面展开。
健全组织设置、完善运行机制,让示范创建坚强有力
《基层组织建设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要求,5月底前全面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乡镇(街道)、村(社区)数同比减少30.5%、31.7%。全面落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一肩挑”,大力实施优秀农民工回引工程,持续深入开展村干部学历提升教育,全覆盖开展基层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以125个扶持村为重点,示范推动全市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对城市基层治理工作的领导,《城乡社区示范创建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全面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体系,全面推行机关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全面落实党员干部“双报到”制度和疫情防控、基层治理、文明创建“包保”制度。充分发挥驻地党组织、党员干部、两新组织从业人员和新市民作用,常态开展社区背街小巷综合治理和亲民化、适老化、无障碍环境建设,着力打造绿色、美丽、宜居社区。年内,全市将集中创建示范街道5个、示范社区8个、示范小区16个。
为了让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人和事无处可逃,我市将常态加强基层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基层权力运行规范行动实施方案》强调,严格实施村(社区)党务、政务、财务“阳光工程”,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推动市县巡察向村(社区)延伸拓展。深入开展“群众来问廉”活动,健全落实为基层减负政策措施,持续整治扶贫领域和教育医疗、生态环保、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
优化发展环境、深入整治乱象,让“脏乱差”一去不复返
《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向基层延伸,扎实开展“一企一策”融资挂联帮扶,加快完善市县乡村四级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年底前实现行政许可事项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平均减少60%以上,9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200个事项“零材料”提交办理,乡镇可办事项增长20%以上。深入实施“巴山优才计划”,用好用活20个高端人才储备编制,协助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持续深化市场经济秩序集中整顿,大力提升政务诚信建设水平和执法监管水平,加快推动营商环境“好差评”与政务服务“好差评”有机融合,确保年内公务员诚信档案覆盖率达90%以上,企业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
《社会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大力实施“10+3”行业领域乱象治理专项行动,全覆盖排查梳理,分领域列出清单,盯乱点强力整治,形成重拳治乱的强大震慑。
为让群众更有安全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强调,严格落实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分层分类分领域开展安全隐患地毯式排查整治。按照“一般隐患立即整改、较大隐患限期整改、重大隐患督办整改、反弹隐患持续整改”的工作要求,严格落实“领导包保、一事一策”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底线。
为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城乡环境卫生清洁行动实施方案》作出“硬核”规定,分类启动多规合一实用性村规划编制,制定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加快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项目,加快推进农村路水电气信“五网”体系建设,持续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健全落实农村河(湖)长制。每季度开展一次全民卫生大扫除活动,重点对老旧小区、公共场所、背街小巷等进行清理整治,集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评比,确保城乡环境越来越规范、整洁、靓丽。
聚力脱贫攻坚、培树文明新风,让群众生活更有品质
脱贫攻坚,唯此为大。《脱贫攻坚决战冲刺行动实施方案》强调,扎实抓好全市15个扶贫专项方案落地落实,确保6月底前实现问题整改销号“清零”和“两不愁三保障”未达标贫困人口“清零”。坚持“沉下去、贴着帮”,持续加强脱贫一线干部关心激励,扎实做好监测户、边缘户、临时困难户等“三类群体”跟踪帮扶,跟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后半篇文章”,确保易地扶贫搬迁100%入住、100%拆旧复垦复绿。认真做好搬迁群众产业、就业、基本公共服务、社会融入等方面工作,谋划实施一批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加快完善易地搬迁安置点发展治理机制,确保贫困人口搬得出、住得下、留得住、发展得好。
如何及时回应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信访矛盾联动化解行动实施方案》给出了答案。市本级按照“去存量、控增量、防变量”要求,落实“六包”机制,加快完成56件信访积案攻坚任务。各地各部门大力推广“群众评议众口调”“党支部+村民说事会”“调解超市”等做法,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矛盾纠纷大排查、信访积案大化解、信访事项大督查”活动,建立健全土地征用、城市拆迁、产权办理、房产开发、工程建设、生态环保、涉军维稳等重点领域疑难信访案件台账,逐一落实包案责任、明确办结时限,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通过脱贫攻坚,群众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还要帮助他们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文明乡风新风培育行动实施方案》要求,以全力争创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试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巴人文化艺术节,出台《巴中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深入推进“乡村道德银行”建设,广泛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深入实施“耕读传家·书香巴中”全民阅读计划,办好办实“晏阳初讲堂”等人文课堂。到年底,每个乡镇和有条件的村都将建设1支专门本土文化队伍,并圆满完成文明村镇创建双50%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