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记者从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场)获悉,按照中央以县级为单位划分低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高风险地区的要求,我省将无现症病例区对应为低风险地区,将散发病例区对应为中风险地区,将社区暴发区和局部流行区对应为高风险地区。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近日将向社会公布全省各县(市、区)分区分级的情况。
以县级为单位进行划分,依据是什么?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省卫生健康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领导小组疾病防控专家组组长祝小平介绍,低风险地区,指本行政区域内无新冠肺炎病例,或最后1例新冠肺炎病例治愈出院且14天后无新发病,或最后1例住院(新发)病例转院至其他行政区域内后14天无新发病例;中风险地区,指本行政区域内新冠肺炎仅有个别或散发病例;高风险地区,指本行政区域内新冠肺炎病例明显增多,发生聚集性和暴发疫情,或出现持续传播,且一周内发病率大于十万分之三。
不同的分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防控措施呢?祝小平给出的总体策略是:科学防控、分区分级、精准施策。
“低风险地区要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祝小平介绍,低风险地区应加强对疫情严重地区以及高风险地区流入人员跟踪管理和健康监测,加强病例监测发现、预检分诊、规范发热门诊等工作,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落实相关防控措施,保证交通运输、城乡公共交通正常运转,不得封路、封村、封社区、封市场,尽快推动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同时对来自低风险地区的人员和车辆,其他地区不得限制其出行。
中风险地区则要尽快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强密切接触者全面排查和隔离医学观察,对确诊病例实施针对性防控措施。无确诊病例的乡镇、街道、城乡社区可参照低风险地区采取防控措施,确保交通运输、城乡公共交通正常运转,确保人员正常出行和生产生活物资正常流通,落实企业疫情防控责任,合理安排复工复产,组织员工有序返岗,不得采取审批、备案等方式延缓开工时间。
高风险地区要根据疫情态势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禁止群体性聚集活动,依法按程序审批后可实行区域交通管控,对发生社区传播或聚集性疫情的疫点、疫区实施封锁。保障疫情防控、公共事业运行、群众生活必需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企业正常运转,及时研判疫情走势,确保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逐步有序扩大复工复产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县(市、区)的分区类别并非一成不变,如果区域内的疫情出现新情况,达到调整标准,就要实时调整区内级别。”祝小平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