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四川日报 王飞 蒲晓舟/文 王刚 任洪佑/图】【点击举报】
巴州区花溪乡新庙村新貌
菜花掩映下的巴州区长滩河村
产村相融的巴州区白庙村
“过去我们住的土坯房,又破又旧,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说起过去的居住条件,巴中市巴州区曾口镇书台村贫困户张学明十分感慨。2016年,该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他和村里82户群众一起搬进了新村聚居点,住进了两层小洋楼。如今,干净整洁的公路通到家门口,自来水哗啦啦地流,村里建起了村卫生室、文化室、公共文化中心等配套设施,村民过上了梦想中的日子。
地处大巴山腹地的巴州区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4年,全区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万户8.5万人。“巴州区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举全区之力、集全民之智,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巴州区委负责人的话铿锵有力。
2018年7月底,经过考核验收,巴州区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减贫77941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9%;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062元,较2014年增长71.22%。
建新居 村民住上好房子
如何解决贫困户修建房屋的资金问题?2014年9月,原国土资源部出台相关政策,提出可将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流转。巴中,成为四川省第一个开展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域流转改革的市(州)。
在土地指标换资金的基础上,巴州区还创新财政资金整合方式,建立起财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项目库,统筹安排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政策性长期贷款等项目,统筹解决了新居建设资金来源。
2017年,书台村通过整合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土地增减挂钩收益资金、财政涉农资金等近3000万元,在张家大院建中心村聚居点,聚居农户82户,分散安置2户,维修加固危旧土坯房43座,改水改厨改厕62户。
“我自己只花了一万多元的装修费,就搬进了100平方米的小洋房,现在住起舒服多了。”村民张学明说。
巴州区还统筹解决非贫困户的住房安全问题,化成镇长滩河村在实施增减挂钩项目时,将易地扶贫搬迁户和随迁户同步纳入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范围,让有意愿参与的群众都能享受到政策补助。
长滩河村村民孙继槐说,“实施增减挂钩后,我和贫困户一起搬进了新居,住进了150平方米新房。”
“在资金监管方面,我们坚持事前警示、事中监督、事后巡察,采取阳光问廉、坝坝会问廉等形式,紧盯关键项目、关键环节、关键人员,防止出现房子建好了干部倒下了等现象。”巴州区纪委负责人说。
在实施增减挂钩项目时,巴州区还在聚居点实现了“五通五有”,即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通讯,有活动广场、有购物中心、有卫生室、有文化站、有垃圾收运点,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巴州区通过集中建、分散安、就地改,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土地增减挂钩、巴山新居等项目,建成聚居点676个,集中安置10.2万人,改造土坯房1.25万套,有效改善了近15万人的住居条件,贫困户安全住房解决率达100%,成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流动现场会、全省住房安全现场会等会议的参观现场,积累了实践经验。
兴产业 群众过上好日子
搬进好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巴州区在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时,不仅考虑了建新、拆旧、复垦,还注重同步培育产业,通过土地整理让拆旧复垦的土地集中连片,鼓励农户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入。
“我们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进业主发展巴药产业,同时建设了占地60余亩的食用菌大棚35个。”书台村党支部书记陈静说,通过“土地流转、入园务工、入股分红”三种利益联结模式,覆盖带动全村所有农户人均增收2000余元。
在梁永镇宏福村,村里栽种的脆李今年初次挂果。“我们通过流转全村集体山林和堰塘,探索试点股权量化,盘活了村集体资产,引进业主和返乡创业人员,发展果树、巴药等产业。”宏福村村主任程万兴介绍。
盘活村集体资产,得益于巴州区近年来实施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近年来,巴州区积极推进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放活商品林林地经营权,允许林权所有者通过转包、租赁、入股等方式流转林地经营权。截至目前,巴州区共发展林下经济11.2万亩,打造生态旅游31600亩。
为高效助农增收致富,巴州区不仅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拓宽村民就业扶持渠道,同时还建立了“区有示范园区,乡有产业基地,村有当家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体系,大力培育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建立“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多种模式,推进一家一户的生产融入现代农业发展。
从2016年起,宏福村先后建了2个养猪场,一年能卖上万头肥猪,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宏福村贫困户苟子全之前和老伴在养猪场务工,如今在家里发展起养殖业。“今年我家养了10多头猪,最近刚刚卖了6头,收入不错。”苟子全说。
促增收 发家致富“挣票子”
近年来,巴州区还创新“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助推脱贫攻坚。
放活土地经营权。探索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模式,创新颁发“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证”等,实现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3.1亿元,通过利益联结机制把贫困户“铆”在产业链上,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盘活集体资产。在121个贫困村和27个非贫困村实施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将原村属集体经济中70%的资产股权量化到户,实行市场化经营,让群众长期分享资产收益,其中,贫困户凭“优先股”多获得20%以上的收入。
创新金融扶贫。设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基金、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等,采取“评级授信+基金担保+信贷”“产权抵押+基金担保+信贷”的金融扶贫模式,撬动银行信贷资金支持贫困户增收脱贫。
据统计,巴州区累计向7388户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25亿元,支持自主发展产业和创业,或入股新型经营主体,到2018年,户均增收3500元以上。
“过去缺少技术、少门路,只有在外面打点小工。”张学明说。2015年,张学明的儿子张鹏参加了村上组织的技能培训,随后通过区就业部门推介到宁波的一家机械厂打工,“现在他每个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一年收入5万元左右,我自己在家开了小超市,还养了100多只鸡,2016年我家就已经脱贫了。”
近年来,巴州区向全区113个贫困村派驻了124名农技员,开展技术扶贫工作。组建118个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分赴260个非贫困村开展技术巡回服务,举办培训班360个,培训农户17480人,示范推广新技术16项,推广新品种31个。所涉农业科技人员遍及种植、养殖、水产、林业、水利等领域,共365人。
2019年,巴州区共优化村级产业发展方案16个、推广农业新品种31个、落实新技术推广39项、培育科技示范户140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12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50人、培训农村各项实用技术5000人次。
地处大巴山腹地的巴州区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4年,全区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万户8.5万人。“巴州区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举全区之力、集全民之智,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巴州区委负责人的话铿锵有力。
2018年7月底,经过考核验收,巴州区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减贫77941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9%;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062元,较2014年增长71.22%。
建新居 村民住上好房子
如何解决贫困户修建房屋的资金问题?2014年9月,原国土资源部出台相关政策,提出可将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流转。巴中,成为四川省第一个开展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域流转改革的市(州)。
在土地指标换资金的基础上,巴州区还创新财政资金整合方式,建立起财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项目库,统筹安排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政策性长期贷款等项目,统筹解决了新居建设资金来源。
2017年,书台村通过整合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土地增减挂钩收益资金、财政涉农资金等近3000万元,在张家大院建中心村聚居点,聚居农户82户,分散安置2户,维修加固危旧土坯房43座,改水改厨改厕62户。
“我自己只花了一万多元的装修费,就搬进了100平方米的小洋房,现在住起舒服多了。”村民张学明说。
巴州区还统筹解决非贫困户的住房安全问题,化成镇长滩河村在实施增减挂钩项目时,将易地扶贫搬迁户和随迁户同步纳入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范围,让有意愿参与的群众都能享受到政策补助。
长滩河村村民孙继槐说,“实施增减挂钩后,我和贫困户一起搬进了新居,住进了150平方米新房。”
“在资金监管方面,我们坚持事前警示、事中监督、事后巡察,采取阳光问廉、坝坝会问廉等形式,紧盯关键项目、关键环节、关键人员,防止出现房子建好了干部倒下了等现象。”巴州区纪委负责人说。
在实施增减挂钩项目时,巴州区还在聚居点实现了“五通五有”,即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通讯,有活动广场、有购物中心、有卫生室、有文化站、有垃圾收运点,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巴州区通过集中建、分散安、就地改,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土地增减挂钩、巴山新居等项目,建成聚居点676个,集中安置10.2万人,改造土坯房1.25万套,有效改善了近15万人的住居条件,贫困户安全住房解决率达100%,成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流动现场会、全省住房安全现场会等会议的参观现场,积累了实践经验。
兴产业 群众过上好日子
搬进好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巴州区在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时,不仅考虑了建新、拆旧、复垦,还注重同步培育产业,通过土地整理让拆旧复垦的土地集中连片,鼓励农户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入。
“我们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进业主发展巴药产业,同时建设了占地60余亩的食用菌大棚35个。”书台村党支部书记陈静说,通过“土地流转、入园务工、入股分红”三种利益联结模式,覆盖带动全村所有农户人均增收2000余元。
在梁永镇宏福村,村里栽种的脆李今年初次挂果。“我们通过流转全村集体山林和堰塘,探索试点股权量化,盘活了村集体资产,引进业主和返乡创业人员,发展果树、巴药等产业。”宏福村村主任程万兴介绍。
盘活村集体资产,得益于巴州区近年来实施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近年来,巴州区积极推进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放活商品林林地经营权,允许林权所有者通过转包、租赁、入股等方式流转林地经营权。截至目前,巴州区共发展林下经济11.2万亩,打造生态旅游31600亩。
为高效助农增收致富,巴州区不仅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拓宽村民就业扶持渠道,同时还建立了“区有示范园区,乡有产业基地,村有当家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体系,大力培育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建立“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多种模式,推进一家一户的生产融入现代农业发展。
从2016年起,宏福村先后建了2个养猪场,一年能卖上万头肥猪,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宏福村贫困户苟子全之前和老伴在养猪场务工,如今在家里发展起养殖业。“今年我家养了10多头猪,最近刚刚卖了6头,收入不错。”苟子全说。
促增收 发家致富“挣票子”
近年来,巴州区还创新“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助推脱贫攻坚。
放活土地经营权。探索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模式,创新颁发“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证”等,实现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3.1亿元,通过利益联结机制把贫困户“铆”在产业链上,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盘活集体资产。在121个贫困村和27个非贫困村实施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将原村属集体经济中70%的资产股权量化到户,实行市场化经营,让群众长期分享资产收益,其中,贫困户凭“优先股”多获得20%以上的收入。
创新金融扶贫。设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基金、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等,采取“评级授信+基金担保+信贷”“产权抵押+基金担保+信贷”的金融扶贫模式,撬动银行信贷资金支持贫困户增收脱贫。
据统计,巴州区累计向7388户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25亿元,支持自主发展产业和创业,或入股新型经营主体,到2018年,户均增收3500元以上。
“过去缺少技术、少门路,只有在外面打点小工。”张学明说。2015年,张学明的儿子张鹏参加了村上组织的技能培训,随后通过区就业部门推介到宁波的一家机械厂打工,“现在他每个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一年收入5万元左右,我自己在家开了小超市,还养了100多只鸡,2016年我家就已经脱贫了。”
近年来,巴州区向全区113个贫困村派驻了124名农技员,开展技术扶贫工作。组建118个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分赴260个非贫困村开展技术巡回服务,举办培训班360个,培训农户17480人,示范推广新技术16项,推广新品种31个。所涉农业科技人员遍及种植、养殖、水产、林业、水利等领域,共365人。
2019年,巴州区共优化村级产业发展方案16个、推广农业新品种31个、落实新技术推广39项、培育科技示范户140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12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50人、培训农村各项实用技术5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