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题
城市经济发展加快、人口总量增加迅猛、社会结构多元化、群众诉求复杂化、历史遗留问题多、社会治理挑战大。
破题
以党建统领,探索构建“区域化大党建”的社区党建模式,打通基层党建与基层发展、基层治理的连接点,让社区居民享受实实在在的便民服务。
在巴州区宕梁街道办事处红岩社区的办公场地,没有“书记办公室”“主任办公室”“社区办公室”等与行政有关的任何门牌;在这里,只有一个“党群服务中心”,所有工作人员均在中心大厅办公,空出的地方要么设置为便民服务窗口,要么改造为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这就是社区以党建为统领、去行政化、强化服务等系列措施实行后的直观效果。
红岩社区所处的区域,曾是巴城老旧小区的连片区域和城乡结合带。伴随着城市发展的步伐,企业、单位、个体商家纷纷落地,一度给社区带来的流动人口增多、矛盾纠纷频发、社区环境变差等“城市病”病症。去年3月以来,社区创新构筑“区域化大党建”模式,走出了一条城市基层党建的新路子。
社区“城市病”突出,基层党建求突破
3月25日上午9时,红岩社区党委网格支部的周一例会准时开始,社区党委副书记兼网格支部书记邓星浩向11名党员下达本周和近期工作重点,这些党员同时也是工作骨干或小组长,他们在会议后还要将工作向各网格管理人员传达。
以功能型支部为依托,在确保党的组织生活有序开展的同时,也将工作同时覆盖到社区各个层级。在红岩社区,各类组织和工作都是依托党组织为核心,在社区党委的牵头下,下设网格、物业、离退休党员3个功能型支部。支部下设志愿服务、联合执法、宣传教育、文化活动、法律宣传、楼栋管理等26个功能型党小组,形成党委建在社区,党支部建在网格、物业和小区,党小组建在楼栋的社区党的组织体系新格局。
探索社区党建一体化,推进管理网格化
2018年3月,红岩社区按照优化“扁平化”服务理念,启动构建“区域化大党建”的社区党建模式,社区党组织随即升格为党总支。2018年11月,巴州区组织部同意成立社区党委。社区用创新的方法设置党组织,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到社区各个层级、各个领域。
党组织设置健全了,如何有效协调并保持步调一致?社区积极推行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度,在不改变隶属关系、不占原党组织职数的原则下,吸纳社区内3个驻区单位党组织、4个“两新”党组织负责人进入社区党委班子,担任兼职委员,将辖区各类组织的党员纳入社区党组织“双重”管理,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分工作和生活时段,由机关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同时,建立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社区党委、驻区单位党组织、“两新”党组织每季度召开1次联席会议,议定社区党建、公益、文化、秩序等事项和民生热难点问题。
在党建一体化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管理网格化,破解社区“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难题。社区打破原有居民小组建制,将辖区划分为23个网络,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员,由社区干部、物业管理人员等担任,每个网格员配备民情日志、社区E通在责任区巡查,收集、记录和上传各类信息。将网格员姓名、联系电话、监督电话公示在网格内显著位置,让居民知道“有事找谁”。
延伸服务链条,社区服务更优化
抓党建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给社区居民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在红岩社区,居民到党群服务中心办事,不分平日和周末、不分8 小时之内和8 小时之外,可以达到随到随办。
社区推进便民服务“一站式”,人员、服务、责任、经费全部下放到社区,3个便民服务窗口实行工作人员AB岗、错时服务制,对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窗口不能办理的进行集中代办,实现了“进一扇门、办所有事”。针对社区存在环境不优、服务滞后等问题,打造“十分家政”“中服平台”等服务品牌,以管道疏通、水电费代缴、职业介绍等为服务内容,通过错时、预约、上门服务等方式,对社区普通居民、困难群体、特困群众分类提供有偿、半价、免费服务,构建覆盖全社区的“十分钟服务圈”。
今年以来,先后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780余件次,为困难群众减免服务费用5万余元。红岩社区也先后荣获“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六无’平安社区”“巴中市先进党组织”“巴中市平安创建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