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区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地处成都、西安、重庆三地集合中心,是秦巴山区三大中心城市、川东北交通枢纽和巴中市旅游服务支撑中心。近年来,巴州区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轴心,结合旅游富民的理念,走出了一条全域旅游蓬勃发展,农村更美丽、农业更兴旺、农民更富于的乡村振兴特色路径,实现了乡村振兴良好开局。
乡村振兴唤醒“沉睡”古村落
古老的砖墙、破旧的木门、幽幽的青石板巷,深锁了时光。有一些古老的村庄,沉淀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印记,注定不会被遗落。抹去遮盖在山野那片云雾,拂去岁月的些许尘灰,它会令人回想久远,品味悠长。古老的村落不仅承载着许多人的回忆,也见证了几千年的历史记忆。大和乡界牌村就是巴州区古村落的最具代表的村落之一。
大和乡界牌村被评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村,是四川省传统村落,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界牌村幅员8.2平方公里,是巴文化、三国文化、农耕文化的活化石,新石器时期界牌村有人类活动,境内留下大量先民文化遗存,如古驿道(古道石级)、岩墓群、墓葬群(石棺及土葬)、古佛龛、客栈遗址等。至明清、民国时代,丰富的社会、经济、人文历史,史不绝书。革命战争年代里, 红军在界牌村留下了著名的杀牛坪战斗遗址,成为界牌村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在界牌村留下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存,伴随着人类社会进化的脚步,走向现代文明。
近年来,大和乡政府以“乡村振兴”为契机,结合大和乡古村落深厚的文化底蕴及红色文化精神,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修建了界牌村红军烈士陵园,通过将“红色旅游”与古村游、农耕体验游、森林康养游深度融合,勇于实践新形态下的古村旅游模式,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带来一场红色文化的洗礼,极大满足出游者的精神需求,有力推动了巴州区乡村振兴前进的步伐。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宛若深山佳人的界牌村依托其古村建筑群特色修建传统村落博物馆,博物馆分为“红色展厅”、“古书展厅”和“农耕展厅”,共展出2000多件红军文物及传统文物古董,并整理还原族人在人生各个段家风训导礼仪,固化引导百姓生活习惯,成为新时代家风体验的教育基地,同时完美展现了中国历史文化和乡村历史。界牌村还在党支部书记李荣华的带领下,由中国现代出版社整理出版了《杀牛坪五朵金花》《秦巴古道沙回坪》两本书,系统介绍了界牌村的神秘历史和当今的发展。如今的界牌成了乡村红色和文物旅游考察的圣地,每年接待重庆、成都的,甚至还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海内外游客数千人。
民宿经济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民宿旅游是农业、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产业新业态。在别致的农家小院享受慢下来的时光,白天品一杯清茶,捧一卷闲书,或悠闲自得的踱步于乡间的田野边。到了晚上枕着微风,听着蛙声、数着星星入眠。清晨伴着鸟啭虫鸣醒来,沐浴乡村第一缕阳光炊烟,品尝风味独特的农家菜肴。乡间田野的民宿让人放空身心,触摸乡土、体验乡愁,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理想中的生活。
为充分挖掘乡村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巴州区大力推进现代民宿业发展。2018年,巴州区政府紧抓浙川两省东西部扶贫协作契机,依托传统村落、精品村寨、特色景区和乡村旅游示范带等资源载体,打造一批集度假疗养于一体的中低端和中高端精品巴山民宿,力争形成川东北最具影响力的民宿产业。截至2018年底,巴州区政府用于乡村民宿达标户建设144万元,围绕“住”重点打造七彩世界小木屋、李家大院等精品民宿。
全区现已打造民宿82户,民宿旅游渐成气候。民宿接待服务、水电气路配套服务已成功接受市场和游客的考验。据了解,2018年,巴州区实现民宿等乡村旅游接待220万人次,收入18亿元,是上年同期的1.16倍。
“引凤还巢”振兴乡村经济
随着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改善,越来越多在外漂泊的游子选择返乡归来,他们活跃在乡村旅游、民宿餐饮、农村电商、农业产业、村级管理等各个领域,为巴州区的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光辉镇青龙山村支部书记雒榆杰,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回乡后也登上了村级治理的舞台。“近几年村里回来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但还远远不够,希望我能起到引领带动作用,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雒榆杰说,希望今后能够出台更多农村人才引进相关政策,让年轻人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让农村更有活力和朝气。
人才回归是农村未来发展的根本,如今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开始回村返乡,给农村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近年来,巴州区政府也积极围绕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全域旅游发展等重点工作,大力实施青年人才回归工程。据统计,目前全区共回归80后青年人才239名,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包括海归双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及毕业生。“培养好感情、打造好环境、搭建好平台、制定好政策、提供好服务”成为了巴州区助推人才返乡创业的重要法宝。
挖掘乡村文化产业特色,以全域旅游为契机,结合乡村旅游,充分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接下来,巴州区将继续打造高品质、重体验的乡村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在优先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着力实践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路子,落实乡村振兴使命,打造乡村旅游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