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怎么融”,制定协同发展的巴州方案——一论深入学习贯彻区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

【来源: 巴州区融媒体中心【点击举报】

  7月28日,区委六届十次全会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以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主题,围绕党代会描绘的“建设城市休闲和城郊文旅康养区”美好蓝图,聚焦自身优势、项目引领、人民需求,系统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全区文旅融合迈上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巴山蜀水间,文脉流淌千年;革命老区里,红色基因永续。巴州区作为巴中市的主城区,历来文脉昌盛、文旅资源富集,是底蕴深厚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是久负盛名的中国曲艺之乡、中国石刻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理应在发展文化旅游业上带好头、走在前、作示范。近些年,巴州区始终聚焦清爽奋进幸福巴州建设,加快推进“四区共建”,城市休闲和城郊文旅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2024年,全区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实现文旅综合收入110亿元,以全市11.3%的国土面积贡献了19.1%的文旅经济总量,彰显了主城区强力的辐射带动效应。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我们要清醒认识到今日之文旅已非昔日之文旅,从“四龛福城”的千年文韵,到川陕苏区的红色记忆;从世界平民教育家晏阳初的人文精神,到巴山背二歌、巴渠河川剧等传统乡土文化的质朴底蕴,要想让这些文化瑰宝焕发新魅力,让巴州文旅实现特色化突围,必须在全省红色文化主题风景道精品区建设和全市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区建设中,树立“一盘棋”的思维,找准差异化的资源,打造标志性的产品,推动文化和旅游发展从单打独斗向集群作战转变,形成与周边区域错位发展、协同共进的生动局面,这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巴州必须“务实抓、创新抓、抓出彩”的必答题。

南龛石窟。张学金 摄

  4月24日,“古道新韵”—“四龛福城”文旅IP暨投资机会清单发布,“四龛福城”文旅IP主要以“盛唐彩雕全国第一”为核心价值,推出文旅品牌专项规划等发展战略,按照三年行动计划,到2027年将努力实现这样的目标: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亿元,建成“四区一圈一园”发展格局。系列政策举措的推行,助力巴中加快打造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巴中核心区、建设具有全国知名度的传统文化体验地标。

东龛石窟。张学金 摄

  文化的生命力既源于历史的厚重,也有赖于面向未来的创新表达。此次区委全会提出以文化为灵魂,以“一河四龛八山”为支撑,贯通文化景点、特色街区、品质商圈,构建地域相近、产业相联、业态相补的空间布局,做强全市“井”字型“口”字框文旅核心。这种景城一体、城乡融合的发展思路,是完全顺应城市规律的,必将推动巴州这座中国“宝藏小城”,加快形成极核引领、多点绽放的文旅发展态势,也必会让游玩巴中、乐在巴城逐渐成为游客共识。

北龛石窟。张学金 摄

西龛石窟。张学金 摄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87

蜀ICP备17014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