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河漫笔】俯身之间皆是文明微光

【来源: 巴中融媒【点击举报】

  “这就是教育的作用”“是我大巴中的娃啊,给力”……近日,在巴州城区,一位老人的水果箱翻倒,水果散落一地,路过的一群学生纷纷上前帮忙捡拾。视频发布后,网友纷纷留言点赞。这不仅是对孩子善举的认可,更是对这座城市文明底蕴的深情礼赞。

  这看似平凡的一幕,却蕴含着直击人心的力量,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思考。巴中在不久前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群学生的行为,正是城市文明建设成果的生动缩影。文明城市创建,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表面功夫,而是一场浸润人心的精神塑造。巴中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背后,是无数次文明宣传的深入人心,是长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潜移默化,更是对市民文明素养培育的孜孜不倦。当文明创建将“助人为乐”的理念融入城市血脉,当“友善”“互助”的种子在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孩子们才能在遇到他人困境时,自然流露出这份温暖与善意。他们的行动证明,文明城市创建真正做到了让文明理念从口号变成市民的自觉行动。

  从更深层次来看,巴中城市文明建设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巴中通过开展“文明家庭”评选、“家校共育”等活动,将文明意识的培养延伸到家庭场景,家长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传递关爱他人的理念;学校则积极响应城市文明建设号召,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践行文明行为。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将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面对老人水果散落的突发情况,他们的善意之举便成了水到渠成之事。这也让我们看到,文明城市创建与教育工作相辅相成,共同浇灌出了文明之花。

  此外,网友们的点赞与留言,同样彰显着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社会凝聚力。曾经,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情淡漠、关系疏离等问题,让不少人感到迷茫。而巴中通过文明城市创建,唤醒了市民内心对美好、温暖的向往,重塑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联结。学生帮助老人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正是因为这份善意与大家内心深处对文明、和谐社会的期待产生了共鸣。这意味着,巴中成功创建文明城市后,市民对城市文明的认同感、归属感显著增强,大家愿意为身边的正能量点赞,也更愿意成为文明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小学生帮助老人捡拾水果,看似是街头的一件小事,却与巴中文明城市创建的宏大叙事紧密相连。它告诉我们,文明城市创建的意义,不仅在于街道的整洁、设施的完善,更在于市民精神世界的丰盈、社会风气的向上向善。愿更多人以此次善举为新的起点,继续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让文明之光照亮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让温暖与善意在街头巷尾持续流淌,书写更加绚丽的文明篇章。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87

蜀ICP备17014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