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之城擦亮“青绿”底色 “焕新巴州”激扬诗意山水

【来源: 中国房地产网 】【点击举报】

  “碧波映巴城,置身青山里;人在城中,城在画里。”当下的巴州区,尽显生态之美、人文之美、焕新之美。

  青山绿水,孕育幸福巴城;红色之城,传承革命精神。

  巴中是川陕革命老区核心区、原川陕苏区首府和中心城市,也是四川唯一的全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红色文化资源富集,被党史专家誉为“革命露天博物馆”。

  绿色生态是巴州区最大的优势和潜力。森林覆盖率6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被誉称为“秦巴绿肺”。

  近年来,巴州区按照巴中市委“2+2”县区发展要求和自身新发展阶段特征更新发展定位,全力建设“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先行区”和“川陕渝结合部现代商贸物流集聚区”。在此基础上,巴州区依托生态资源禀赋还提出了建设“川东北城郊文旅康养示范区”和“全市绿色工业发展示范区”。

  仲夏时节,记者走进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亲身感受这座城市的更新蝶变。

  老旧“焕”新颜

  增强老百姓“幸福感”

  巴州区作为革命老区的主城区,基础设施落后,大多数都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旧破”成了老百姓的口头禅,城市被人诟病十分明显。

  “房子破旧不堪,一下雨楼顶漏水,路上打滑,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这是巴州区书院片区的老百姓描述改造前的景象。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老巴城人,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做梦都没想到变化这么大。”八旬退休教师刘大爷告诉记者。如今的魁星楼广场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平日里,这里坐满歇息的路人,白天三五成群的大爷大妈坐在百年古树下喝茶、聊天、晒太阳……晚上自发组成的广场舞团和遛弯人群。住在这个老小区里,原住居民也能拥有满满幸福感。

  登魁星楼远眺,古巴城景色尽收眼底,城内万家灯火,历历在目,实为古建筑之杰作,是四川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民漫步其间即可“看山、望水、走巷、忆乡愁”,畅游整个巴城,让巴城人民生活在实实在在的绿水青山之中。

  记者在巴州区书院小区看到,除了小区焕然一新以外,加装十部电梯着实让老百姓幸福感“爆棚”。

  刘大爷高兴地告诉记者:“自从加装了电梯,上下楼方便了。尤其是对住在高层的老年人,以前因为爬楼梯费力,茶余饭后宁愿待在家,现在有了电梯,大家都聚到了院里晒太阳喝茶聊趣儿。有了电梯,即使住在老小区,也能有满满的幸福感。”

  据了解,魁星楼广场投入使用后,鼓楼社区已举办了数十次文明新风等公益宣传活动及七场“社区汇·邻里情”专场晚会,这里已经成为鼓楼人休闲娱乐、邻里交流的中心。每一次的演出都吸引着居民的关注,让鼓楼的居民更能体会到“和满鼓楼”的内涵和文化。

  老旧小区如何改?改好后如何管好?老百姓会不会满意?在城市更新中这些都需要破题。

  “以人民为中心,民生无小事。2020年始,巴州区委、区政府组织专班,以党建为引领,多次召开坝坝会听取群众意见,将诉求、建议汇总分类梳理,并全面建立台账,逐级限期落实销号。”巴州区东城街道鼓楼社区党委书记夏菲阳告诉记者。

  “为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书院片区进行彻底的改造,区委书记余斌也多次参加坝坝会,收集居民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建议,现场研究定方案抓落实,对施工方案进行增补和优化,把群众反映最强烈、最迫切的老问题摆在问题台账的最前面。”夏菲阳介绍说。

  改好后如何管理好?作为一名退伍军人的夏菲阳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党建引领,鼓楼社区探索“老班长”机制,让小区的“看客”成为小区自治“参与者”。目前,书院片区自管委的7名成员当中,就有4名退役军人、5名党员。在党员和退役军人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业主自发加入到了小区的管理中,共同管理好自己的美好家园。

  巴州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坚持“改”“治”结合,扎实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后半篇文章”。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180个老旧小区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惠及居民近4.5万户,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改造力度,力争到“十四五”末完成巴城383个老旧小区改造。

  “疏改”并济破题“城市病”

  完善城市功能 提升宜居品质

  近年来,巴州区大力推进城市功能完善,着力提升巴城百姓的宜居品质。

  南池广场改造前

  位于巴州区的南池市场建设于上世纪90年代,曾一度是巴城“繁华”的标志,也曾是巴中人的城市记忆。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南池市场内经营拥挤、风貌落后、安全隐患等问题日益突出。

  去年,巴州区在城区深入开展市民诉求“大起底”工作中,老百姓希望搬迁南池市场建一个城市广场来提高生活品质的呼声很高。于是,巴州区委、区政府决定对南池市场的旧房全面拆除进行规划新建。

  “扬帆起航”主题雕像、巴文化艺术馆、眺望台、巴文化艺术中心、状元楼、击瓯楼……去年12月29日,新建后占地1.2万平方米的南池艺术广场正式向市民开放。

  如今的南池艺术广场已成为一个集时尚、现代、文化、生态于一体的城市休闲型综合广场,并与巴人广场、草坝街、南龛坡形成片区联动,构成巴城核心发展景观轴线。

  “我们在这里做了20多年生意了,原来确实热闹。”南池艺术广场旁边的商铺老板向记者谈起南池市场曾经的模样,“广场开放后,环境变美了,休闲玩耍的人很多,现在更加热闹了。“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她们一致认为:政府花了大力气,将南池市场改建成为南池艺术广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商铺规范了,道路宽敞了,而且还有了一个休闲娱乐的新去处了,从此告别了“乱、差、挤”的时代。

  南池广场改造后

  “除了满足市民需求,进一步疏解老城城市功能、缓解日益凸显的城市问题,也是该项目承担的主要功能。我们在实施景观打造的同时,还将以临近的凤凰国际城商业综合体为依托,打造老城核心商业经济圈,进一步促进商、住功能完善。”巴州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城市通勤能力的提升也是宜居品质重要的一环。

  晏阳初广场位于东门大桥老城段,多年形成的老大难问题突出。以前是一片楼房,刚好掐住了新建的东门大桥的咽喉,原本双向五车道被堵成了双向两车道,成为城市交通的“梗阻”。

  2021年底,为解决晏阳初大桥(东门大桥)南岸连接线交通“梗阻”,巴州区实施了晏阳初大桥南岸连接通道建设工程,作为一期工程的大桥连接线已于1月27日打通。二期工程是在连接线通道边空地上建设一个广场,把原本影响城市交通的梗阻地,打造成为集城市交通枢纽、市民休闲健身、城市形象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新地标。

  “现在开车不堵了,南坝也开始热闹起来了,来逛街购物的人也多了。把当初一片楼房拆除,建成了晏阳初广场,建造花坛、栽植景观树,安装景观灯,对于我们住在南坝的老百姓而言,又多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地方,生活在这里舒适又安逸。”南坝的一位市民告诉记者。

  据介绍,新建广场将命名为晏阳初广场,晏阳初是巴州籍“世界平民教育家”,诸如此类结合红色文化、名人文化的建筑、道路在巴州区并不少见。

  在城市更新改造的过程中,巴州区植入地方文化因子,充分展示城市特色,这对于提升城市软实力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由此可见,巴州区坚持“疏”“改”结合对城市更新卓有成效。“疏”贯穿于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疏解城市交通堵点、疏解群众无文化休闲场所、出行安全问题;“改”作为城市有机更新的必要步骤,建立在城市有效疏解的基础上,打通城市经络,恢复流动畅通,原有的“城市病”才能从根源上得到治理。

  生态优势催生宜居生活,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蓝天白云之下,推窗见绿、出门进园、行路见荫、四季见花,生活在巴州的市民常常感叹“家门口更美了,幸福感更强了”。

  巴州不仅拥有全国唯一的“世界平民教育家晏阳初”故里和城市“四龛八山”的资源,还拥有全国最大的红军碑林、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曲艺之乡的美誉。

  “诗意山水,红色巴中。”这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己任,不断丰富城市内涵。记者通过几日实地走访感受到巴州区近年来发展的经纬变迁、人间烟火,老百姓的诗意生活变得更加立体、丰富。

  去年8月,中共巴州区委书记余斌提出建设“清爽巴州、奋进巴州、幸福巴州”的奋斗目标,这不仅是顺应巴中发展大局,也是从巴州发展实际和人民群众民心所向作出的谋划,力求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7014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