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高高飘扬在脱贫攻坚主战场

【来源: 巴中日报 吴江】【点击举报】

   本报记者吴江

  2016年,全市215个贫困村、9.1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实现首战告捷。今年,坚决确保巴州区和恩阳区摘帽、215个贫困村退出、95356人脱贫,是市委向省委立下的“军令状”,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如期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时间紧、任务重,尤需把党的建设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近年来,我市坚持突出党建扶贫,把夯实基层组织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把抓好责任落实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线,不断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

  坚持抓基层强基础

  基层党建焕发活力

  近年来,我市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全面加强农村、社区、非公企业、“两新”组织和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工作。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方式,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仅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建党组织的非公企业45家、社会组织40家,全市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保持在75%以上。

  加强党的建设,首要强调党员干部坚定的理想信念。我市坚持抓常抓细抓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做到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

  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圆满完成乡村党组织换届,选优配强脱贫攻坚关键力量。全市187个乡镇,共选举产生乡镇党委班子成员1251名,40岁以下占49.2%,98.5%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全市2655个村(社区)共选出8549名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6岁,高中及以上学历占61.3%,新班子的年龄、文化、性别、经历结构大幅优化。

  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第一书记管理办法,制定考核评价细则,细化79项考核指标,及时兑现第一书记工作经费,加大投入保障,健全激励机制,提拔使用成效显著的第一书记51名,选树全国全省先进典型8名,在全市集中宣传优秀第一书记50名。

  压实帮扶责任,完善“五个一”帮扶力量责任体系。目前,全市699个贫困村已实现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全覆盖,向超过20户贫困户的非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1026名。此外我市还推动295名县级以上领导干部、712个帮扶单位、699个驻村工作组、710名农技人员结对帮扶699个贫困村,5.6万余名机关干部结对帮扶12.8万户贫困户,实现部门帮村、干部包户、结对到户全覆盖。

  办好办活农民夜校

  提高群众造血能力

  去年以来,我市坚持全覆盖,灵活搭建教育阵地;坚持多频共振,构建齐抓共管格局;坚持课程优化,强化科学引领,不断创新探索新方法、新路径、新体制,把“农民夜校”建成脱贫攻坚的“加油站”。先后出台《关于开办“农民夜校”的实施方案》,牵头成立“农民夜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责任体系,在2335个行政村全覆盖开办“农民夜校”,设置“农民夜校”教学点5635个。

  巴中经开区西锦社区是拆迁安置社区,现有常住人口近万人。自成立以来,社区党支部始终坚持依托“农民夜校”平台,强化基层治理,拓展固定、网络、趣味“三个课堂”,助推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实现城市、生活、就业“三个融入”。2016年,被省民政厅表彰为全省依法治区先进单位。

  南江县开办“农民夜校”,坚持师资力量、教育资源、培训要求、教学管理、经费保障“五统一”,开辟“固定课堂、流动课堂、事件课堂、网络课堂”四大课堂,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截至目前,已开展教育培训6000余场次,受益群众40余万人。

  来到巴州区化成镇长滩河村,一幢幢“巴山新居”独具特色,一片片产业园区欣欣向荣……该村第一书记李润生介绍,“农民夜校”开设固定课堂、实训课堂、专题课堂、法治课堂“四大课堂”,强化农业教育,广泛开展“育能人、促脱贫”活动,已集中授课11次,培育8名致富能人,带动42户贫困户通过产业实现脱贫增收。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整合远教站点、党校、职业技术学校、涉农部门师资资源,建设“农民夜校”师资库,选聘教师11088名;对接本地产业发展需要和不同培训群体需求,开发乡土教材40种8万余册。累计开展创业就业技能培训1.3万场次、政策宣讲5700余场次、法治宣讲4670场次,培训党员和群众60万余人次,培养“田秀才”“土专家”4900余人。

  推进党员示范工程

  发挥党员引领作用

  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主体是党员、根本在扶贫、方法在示范、标准在精准,必须让党员全面参与、主动率带、带头致富。

  南江县傅家乡杨雀村党员习洪投资240万元、整合资金30万元建起水产养殖公司,实施“稻鱼共生”项目,重点发展甲鱼、乌鱼养殖,带动附近17户32人就业,公司年纯收入预计达100万元。“每名党员群众可年增收1000元左右。”习洪说。

  像习洪这样返乡领办示范项目的,全市有238人。近年来,省委组织部要求各地大力实施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并从省管党费、党员教育培训经费中给每个建卡贫困村支持1万元。我市按照“1+N”投入模式,以党员示范项目资金为“引子”,强化部门帮扶、整合涉农项目、吸附社会帮扶、动员集体组织和群众入股,全市699个建卡贫困村整合资金2.43亿元。为把党员示范项目资金管严用好,市委组织部出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严格资金使用程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有了资金,还得选好项目。我市组织1000余名农业畜牧专家,深入全市建卡贫困村开展土壤、水面、山林测试,综合考虑土地适合、群众适应、产品适销等因素,分类选出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发展项目729个。经过探索,我市形成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5+1”模式,即:村“两委”领办、专合组织带办、龙头企业或产业大户引办、党员群众联办、“强村+弱村”合办及入党积极分子兴办。729个示范项目,项目村党员实现了全覆盖,带动8683户28823人参与,其中贫困党员992户1034名。同时,督促指导各区县在每个乡镇示范打造1-2种模式,推动示范工程深入实施。

  统一注册、统一架构、统一章程、统一挂牌,每个建卡贫困村规范成立集体资产管理公司,确保项目保值增值。按照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当年产生的净收益,扣除20%的滚动发展资金、5%的贫困党员兜底分红、1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10%的管理人员奖励,剩余的55%按照投入主体持股分红。项目见效后每村集体每年可增收5万元,贫困党员人均可增收500元到1000元。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7014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