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早日战胜疫情!” 巴中援沪核酸检测队已检测样本约15000管

【来源: 掌上巴中 】【点击举报】

  4月6日清晨5时30分许,忙碌了一个晚上的巴中援沪核酸检测队队员们一出舱,便纷纷靠在了前来接应他们的摆渡车椅背上休息。“我们必须趁着这个时间抓紧休息,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继续投入工作。”巴中援沪核酸检测队联络员吴开学说。

  “我们在4日晚完成第一轮核酸检测任务后,一直在酒店待命,直到5日晚上11时才接到通知前往气膜实验室。”吴开学说,从5日晚上12时入舱到6日清晨5时30分许出舱,队员们共完成了约9000管的核酸检测任务。“两轮任务下来,我们已完成了约15000管的检测任务。目前,我们正作为6日第一班待命随时准备再次执行任务。”

  检测队员多是80、90后

  最大的43岁最小的24岁

  “从接到通知到整个队伍集结出发,前后仅用了不到8个小时的时间。”巴中援沪核酸检测队队员高效、快速的集结反应,诠释了伟大的抗疫精神,体现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新时代巴中城市精神。

  今年34岁的吴开学是市疾控中心的一名主管检验技术师,担任此次巴中援沪核酸检测队联络员。“4月2日晚11时许,当我接到出征上海的电话通知后,还在南江老家的我立即驱车一个多小时赶回单位,妻子帮着连夜收拾行李,准备一些必要的防疫物资,忙完时已到3日凌晨1时。”吴开学说,3日早上6时30分许,从全市多家医疗机构抽调的其他19名医护人员已经在市政府广场集结完毕,简单的动员令之后,队员们登上了前往成都的大巴车。

  据了解,作为巴中首支援沪核酸检测队,队员中很多都是80后、90后,他们在核酸检测、临床检验、医学检验、卫生检验与检疫等方面都富有经验,是所在单位的检测专业骨干。队伍中最大的队员是来自通江县人民医院的何斌,今年43岁,最小的队员是来自南江县疾控中心的李垚,今年24岁。

  “家里人都很支持。当看到上海疫情异常严峻的时候,我们都已经做好了随时外出支援的准备。”队员们坦言,当任务真正落到他们身上的时候,他们一点儿也不意外。

  4月3日晚,当队员们从上海浦东机场去往驻地酒店的路上,车窗外的场景还是令大家震惊: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灯火通明,但宽阔的街道上几乎看不到行人,只偶尔有几辆车通过。“心里有些酸楚,感觉肩上的担子陡然重了一些。”吴开学说。

  全情投入工作

  期待疫情早日过去

  赶到驻地的队员们稍作停留,便投入到前期的核酸检测准备工作中。“疫情形势严峻,我们只想尽快熟悉场地投入工作。”吴开学说。

  4月4日下午1时30分许,经过上午的业务交接培训,队员们迎来了第一次正式入舱——一个由移动气膜搭建的临时实验室。同时入舱的还有来自省人民医院、自贡、绵阳、宜宾市的援沪核酸检测队共计80余名工作人员。

  “第一天的工作量不大,整个过程很顺利,到4日下午7时30分出舱时,共计完成了6200余管样本检测任务。”吴开学说,对工作中有待优化的流程,我们也向领队进行了反映并得到了积极响应。

  实验室距离酒店大约半个小时车程,无论是入舱,还是回到酒店,队员们都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不仅做好自我核酸检测,还做到队员之间不串门。“有事通过电话联系,避免引发交叉感染。”吴开学说。

  4月6日中午时分,在完成两轮约15000管样本核酸检测任务的队员们又处于待命状态。“现在大家精神状态不错,希望尽快收到检测样本,再次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吴开学说,大家期待早日战胜疫情,去黄浦江边领略东方之珠的繁华盛景。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7014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