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四川日报 】【点击举报】
川评
生态受损非一日之寒,改变也非一日之功。公众广泛参与,是环境保护成功的必由之路。
但现实中,一些情况却颇显尴尬。比如雾霾袭城,我们抱怨汽车尾气、工厂废气,却不愿意少开一天车;景点垃圾成堆,一些人在网上疾呼“素质论”,线下却随手乱扔果皮纸屑和饮料瓶。这就是典型的“吉登斯悖论”。英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吉登斯指出:全球变暖带来的危险,尽管看起来很可怕,但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它们不是有形的、可见的,因此许多人会袖手旁观,不会对它们有任何实际的举动。总结起来就是,大家都知道破坏环境不好,可谁也不愿改变自己的行动。
打破“吉登斯悖论”,最关键的是改变,改变在环保问题上的“知行不一”。每一个人,都是环境保护的一分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政府部门责无旁贷;企业无论大小,作为污染治理的责任主体,都要自觉担负环保责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有效提升生产技术;每个家庭、每个公民则应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做环保的行动者、推动者。我们都要进一步提升环保意识,共同做出努力。比如,出门在外,多选择公共交通、低碳出行;旅游时,顺手带走用完的塑料袋,喝完的饮料瓶……不能小看这些“微力量”,从长远看,如果每个人都做那么一点,将绿色理念真正付诸行动,继而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人,量变终将产生质变,形成不可低估的环境保护力量。
“人,诗意地栖居。”这是德国古典诗人荷尔德林的名句,也是无数人的渴望。如果你向往这样的生活,就请从自己做起吧——因为,善待自然,就是善待我们自己。(据《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