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系列解读专题新闻发布会(三)

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加快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来源: 巴中日报【点击举报】

  市第五次党代会指出,要坚定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厚植生态本底,发展生态产业,提升生态价值,推动生态之绿迈向发展之绿,打造美丽中国的老区样板,争取在全省率先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在11月24日举行的解读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新闻发布会上,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王晓峰介绍了我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的有关情况。

  创建目的意义 向绿色转型要出路、向生态产业要动力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最高荣誉,具有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动效应。

  市委、市政府作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重大战略部署,是基于对巴中生态本底好、生态环境优美这一最大优势和资源的精准分析研判作出的重大发展定位;是擦亮巴中绿色品牌、彰显城市品位、提升巴中美誉度的科学决策部署;是巴中实现后发赶超、振兴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顺应群众期盼,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的战略选择,对巴中绿色崛起、振兴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巴中革命老区、秦巴山区、后发地区“三区叠加”市情突出,最大优势是生态,最靓底色是绿色。借势生态文明建设、借力生态示范创建,向绿色转型要出路、向生态产业要动力,积极探寻后发赶超之路,方可破解振兴发展之题。

  生态示范创建主要围绕生态生活、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等9类40项指标推进,将全面提升城市形象、擦亮绿色品牌、增强美誉度和人民幸福感获得感。

  创建推进及成效 我市生态示范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自2017年启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市、党政主导、县区先导、全域推进,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社会各界踊跃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成效明显。

  截至目前,我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40项指标任务,已有37项达标,3项基本达标。南江县、通江县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恩阳区、平昌县成功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巴州区顺利通过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核查验收,平昌县“生态+战略”作为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典型案例推广,我市生态示范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通过层层建立党政主要领导任“双主任”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和党委副书记统筹协调、政府副市(县)长主抓的领导机制,印发系列文件,试点探索在中小学校开设环保教育课程,全社会关心支持生态环境保护的氛围逐步浓厚,巴中环保“党政同责”和目标绩效考核位居全省前列。

  王晓峰表示,虽然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创建共识未完全形成、短板隐患还不少、社会氛围还不浓等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切实加以解决。

  创建思路及措施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市第五次党代会蓝图已绘就,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正当其时,下一步,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生态文明之树常青长盛,让绿色发展之花越开越艳。

  持续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基地创建成果,围绕环境应急处置、城镇垃圾分类减量化等重点,强力攻坚,加快补短强弱,力争在全省率先一举成功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打造老区绿色发展样板。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常态化开展生态环境“五大”专项整治行动。按期整改销号各类环保督察问题,确保市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巩固和改善。强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治理。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增效,认真落实国省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有序推进碳达峰行动。大力探索“两山”转化路径,推动实施全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全面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引领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有效提高环境治理水平。加快推动环保地方立法,强化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逗硬执行生态环境责任追究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落实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健全完善风险排查和应急处置长效机制,持续释放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红利。

  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相关部门就推进节能降耗、保障水安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等热点问题作了解答。

  问:我市在推进节能降耗方面有什么工作思路和举措?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以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编制我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方案;编制重点行业领域专项行动方案及各项保障方案。持续强化能耗“双控”,严格控制能耗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倒逼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加强重点领域节能工作,提升工业、建筑、交通、商贸、农村、公共机构和重点用能单位能效水平,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强城市废弃物处理和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严格项目准入,实施项目节能审查制度,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核准、备案或办理相关手续。积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开展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加快生态经济发展。

  问:巴中将采取哪些举措保障水安全?

  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市将构建“6781”生态水网,实现协同发展。以红鱼洞、黄石盘、江家口、青峪口、高桥、兰草等6座大型水库为龙头,建成一批防洪控制性水利工程;以青龙嘴、官房沟、汇田河等7座中小型水利工程为骨架,形成城乡供水补水生态水网;以南江河等8条流域综合治理为抓手,构筑巴河流域生态廊道;以通江等区县大型集中供水工程建设为基础,补足城乡供水保障不力短板;着力堤防、山洪沟等防洪工程建设,动态消除病险水库,实现防洪、抗旱、供水和水生态等多目标协同发展。强化水资源监管,严控用水总量,到2025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7.15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降低10%,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0以上。建设控制性工程保障供水需要,到2025年,全市新增年供水能力0.5亿立方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以上。治理江河流域优化水环境,实施“五湖三库”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化湖河湖公园,持续开展河库综合治理。

  问:未来五年我市在加快推进“三线一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等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结合国家空间规划改革路径,推进面向2035年的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制定巴中市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实施方案,细化市、县、乡“三级”以及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科学划定“三条控制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确保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不被违法违规占用;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将生态功能极重要区、自然保护地、国家公益林、水源保护区等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实现应划尽划;锚定“三市两地一枢纽”发展定位,科学确定城镇开发边界,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和公共资源布局,统筹地上、地下空间规划,构建“一城三区三副六廊多组团”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着力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实现“以绿兴城、以文兴城、以游兴城、以产兴城、以彩靓城”;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实施城市“微改造”和增彩添绿工程,对新建居住小区,要求绿地率不低于38%。未来,我们将陆续启动南池广场、巴河生态修复、全域绿道慢行系统等项目建设,切实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宜居度。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7014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