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千年 悦巴州

巴风巴韵 巴州

【来源: 巴中日报 严波】【点击举报】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之城,北魏设巴州,迄今已有1900余年历史;这里是名人故里,辛亥革命先驱董修武,平民教育家、世界十大革命性伟人晏阳初,三国名将严颜、抗金英雄宗泽等众多乡贤楷模故事流传至今;这里还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曲艺之乡”等,全区保护和传承有10个大类12个小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巴州区深度发掘利用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军文化、名人文化等资源,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区,逐步增强文化建设思想力和协调力,不断提高文化权益保障力、文化产业竞争力和文化传播影响力,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源远流长,巴州已有1900余年历史

  跨越巍峨雄壮的巴山,穿过蜿蜒曲折的巴河,这里便是神奇而美丽的巴州。巴州古属梁州,春秋时为巴子国,自东汉置县、北魏设州,实行县制1900多年,拥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美誉。这里是“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是米仓道上的重要节点。千百年来,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历史在这里沉淀、文化在这里交融,闪烁着瑰丽的光芒。

  自汉昌县始,前有古朴典雅的24街巷,后有九井十八街的辉煌;汉将军严颜,无声地讲述着遥远三国的刀光剑影;平梁古城,南宋保家护园的英勇壮举犹见;章怀太子,诉说着盛唐皇室的恩怨情仇;凌云塔、回风亭、魁星楼、白马井……见证了新老巴州“夜雨秋池”和前世今生。民谣为证唱曰:巴河碧浪送非洲,巴州自古乡风厚,城内九井十八街,城外清江抱村流。

  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天象仪创制者、北宋天文学家张思训同样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张思训自幼勤奋好学,热衷天文观测。后经反复试验改进,张思训历尽艰难困苦,对浑天仪进行了重大革新,终于在公元979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天象仪——太平浑仪,又称水运浑象。此仪用水银作动力,是世界上使用水银于机械仪表的始祖。法国天文学家普赖恩将张思训誉为“从天文学世界下凡的天使”。

  这里是辛亥革命先驱董修武的故里。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董修武在1915年7月29日惨遭杀害时年仅36岁,让人扼腕叹息。

  这里还是世界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的诞生地。1890年,晏阳初出生在现巴城内的一个书香之家。他立下“不当官,不发财,一辈子为劳苦大众服务”的誓言,从此走上了平民教育的道路,先后在长沙、烟台、嘉兴开展平民教育的实验,效果显著,平民教育运动随之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

  红色沃土,川陕革命根据地核心区域

  绵延千里的大巴山,曾是一片风云迭起的热土,曾是一片血肉浇铸的圣地。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从鄂豫皖向西实行战略转移,12月中旬抵达通江县,在此后的27个月时间里,建立了以通、南、巴为中心的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孕育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

  这里有全国最大的红军将帅碑林,镌刻十万红军将士英名。1993年9月经省政府批准建立的将帅碑林,先后接待了全国各地4000多名红军将士及家属,参观人数达92万多人次,成为中小学生入队、入团、入党宣誓,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思想教育的“活课堂”“主基地”,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还有邓小平题写馆名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也有新建的界牌红军烈士纪念馆,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硝烟散去,斯人不在,青山依旧。红军文化不仅成为融入巴州人民灵魂深处的重要文化,也成为巴州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主体文化,并正以闪光的文化精神特质代代传承。

  “三乡”之地,传统艺术争奇斗艳

  一水环绕、四龛佑城的巴州城区,历史悠久,也孕育出了灿烂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巴州区先后荣获“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石刻艺术之乡”,是名副其实的“三乡”之地。

  目前,巴州区内流行着评书、金钱板、四川荷叶、竹琴、清音、车灯等多类曲艺曲种。此外,方言、谐剧、民谣改编等具有浓郁地域风情和本土特色的曲艺品种也相当盛行。截至目前,巴州区命名的曲艺传承基地有23个、曲艺社区6个、曲艺学校13所。巴州区还通过有效整合资源,在城区11所学校和29个乡镇(街道)建立曲艺教育培训基地,并把曲艺纳入各个学校艺体课内容;将各乡镇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作为乡镇群众曲艺活动场所。

  同时,巴州区全面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省、市、区四级名录体系已初步建立,一批珍贵、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目前,全区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1个、省级非遗保护项目2个、市级13个、县级62个。由巴州区文广旅局编辑出版的《巴中市巴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集中收录展示了代表性非遗项目保护传承成果。

  百花齐放,民俗风情独特

  正月十六登高

  巴中一直有农历正月十六登高的风俗,巴州最盛,是民间自然形成的不是节日的节日。这一天,来自各县区四面八方的数万游人集聚巴中城,邀请亲友,扶老携幼,穿戴一新,登高游乐于城郊南龛、西龛、塔子山、望王山、莲花山等地。正月十六巴中人登高起于何因何时,无从考证。有人说是数百年前巴中文人学士及在庠生员,这天去南龛山摸印(到南龛印盒石去摸印石),象征将来或近期要高中、掌印、当官,后来慢慢形成了民俗。多说登高山是为了“游百病”(驱走百病),据说这一天登南龛以后,一年之内可以无病无痛。民间则传唐代武则天次子章怀太子李贤贬来巴州,曾在南龛山劝农,正月十六这天,很多人都上山听劝说农事,故慢慢形成正月十六登高游山之习。

  登高这天,一家人备好饮料、瓜果、糖食,早饭后,将食品等物背运上山,四处游乐,唱歌、跳舞,一派欢乐气氛。中午在山上野餐,食品中,芝麻烤饼夹凉面是必有的。山上人山人海,空旷处全是野餐场地。到庙里拜佛的,烧香、放鞭炮的亦不少。

  打三朝

  凡农村姑娘结婚以后,生下第一个孩子的第三天以后举行的一种仪式。参加仪式的主客为外婆。外婆给外孙准备的衣物和给女儿的营养食品:醪糟、猪腿、腊肉、鸡、蛋、糖等,外婆乘坐滑竿和帮忙送礼的人员一道送到女婿家中,摆放在几张大方桌上,女支客司主持仪式,吟诵吉利语,外婆给外孙取名,赏长命钱。女婿家必须设筵席款待客人。

  三江龙舟汇

  三江四面环山,地势极低,水面宽约300多米,是巴州区境内唯一的水乡。从古到今,历经洪灾无数,栖居于三江两岸的百姓饱受涝灾之苦。于是,这里的乡民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邀请三江上游恩阳河、巴河、茶坝河一带栖住于河边的人汇舟三江,举行祭祀龙神、送龙归海、避水消灾等祭祀活动,以盼祛除涝灾,求得风调雨顺。活动大致分为:“祭祀天神”“祭祀龙神”“送龙归海”等仪程。

  当时,来自各条河流的船工,坐着船头塑有龙头、船尾塑有龙尾、船舱坐有水手十二人的龙船汇于三江,举行“送龙归海”。彼时,民间有“哪条船划得最快,船上的人就能最先得到龙神保佑”的说法,所以,水手们拼命划船、唯恐落后。

  巴渝舞

  巴渝舞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战前舞,即武舞。《左传》载3000年前“周武王伐纣,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故曰:武王伐纣前戈后舞。”这里对“巴师歌舞”并未命名,直到秦汉相争时汉王朝再次将此舞用于战斗之中,在冲锋陷阵时“锐气喜舞,武帝善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舞也,乃令乐人习学之,今所谓巴渝舞也。’”这是“巴渝舞”之名在史书上正式提出。“巴渝舞”民间称之为“渝儿舞”。据考证,巴渝舞是流传在川东北土著人中之原始歌舞,按其命名来讲,它的具体流传出处应是东汉时汉昌县巴渝地区,即今巴中市两千年前的地方歌舞。

  巴中皮影

  巴中皮影指流传于巴中市境内的一种民间皮雕传统戏剧人物的工艺美术和民间皮影戏演出两大部分。皮影人物民间称“门神”,因其制作过程与民间制作印制门神的木板画和门神人物形象相似而得名。巴中的皮影制作既可作身高0.8尺的“三门神”,也可作身高1.4尺的“二门神”,更可制作身高1.8尺的“头门神”。目前,巴中活态皮影中以“二门神”为主。

  巴中皮影在文化娱乐和民俗祭祀活动中,伴随巴中人民走过了上千年的时光流程。皮影演出的灯调唱腔是巴山地区地地道道的民间音乐。演出的部分地方戏《斩巴蛇》《牡丹灯》和《四下河南》都是巴中可考的历史故事剧,是研究巴山地区民俗风情、人物传说、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如今,巴中皮影戏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7014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