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组开始,别吹牛了,大家麻溜地练起来,下午好拍视频,123……音乐起……”2月17日,在巴州区麻柳湾桥老城方向的小广场上,退休干部刘萍正指挥舞蹈队排练。
每当晨曦微露,人们总能看到一群精神矍铄的老人身着鲜艳的服装,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翩翩起舞。她们就是巴州区麻柳湾桥舞蹈队,平均年龄65岁,最小的60岁,最大的已有76岁了。这支充满活力的队伍里有退休干部、教师、家庭主妇、个体户等,她们每天用热情洋溢的舞姿,诠释着“老有所乐”的真谛,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舞蹈队成员排练节目
成立舞蹈队 跳出健康快乐新生活
“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跳舞,不仅为了锻炼身体,更为了能有一群兴趣相同的朋友,大家一起嘻嘻哈哈,让我们的晚年生活更充实。”队员董国英笑着说。
麻柳湾桥舞蹈队的成立,源于队长刘萍对舞蹈的热爱和对老年群体精神文化生活的关注。退休后,她发现身边许多老年朋友生活单调,缺乏娱乐活动。于是,她萌生了组建舞蹈队的想法,并得到了大家的支持。然而,万事开头难,队员们大多没有舞蹈基础,学习新动作十分吃力。但大家没有放弃,从最简单的步伐开始,到能够熟练的表演几十个舞蹈,她们互相鼓励、勤学苦练。队员们还筹钱购买了音乐设备、统一服装和道具。有时为了能舞出好的视觉效果,一个动作她们可以不厌其烦地排练几个小时。大家不分严冬酷暑,始终坚持不懈,书写着对舞蹈的执着与热爱。
创新表演形式 探索老年文艺发展新路径
“别看我们这岁数,但我们都有一颗不老的童心,也喜欢新鲜的、有意思的东西。”队长刘萍边指导队员走位,边高兴的聊起她们做舞蹈视频的门道来。为了拍摄,刘萍重新更换了手机,学会了剪辑。每次拍视频她都会提前做策划,组织人员、选景、风格、歌曲、台词、动作、道具、衣服……六一儿童节充满欢乐的《数鸭子》、剧情舞蹈《红色娘子军》、陕北风《南泥湾》、旗袍风《浪漫夕阳》等舞蹈都被演绎出独有的精彩。
随着舞蹈队的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该舞蹈队也从最初的几人扩大到现在的30多人。为了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舞蹈队不断创新,在传统舞蹈的基础上不断融入现代潮流元素,民俗与优雅相结合,编排了更多适合老年人表演的舞蹈节目。同时,她们还积极学习使用新媒体平台,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展示老年风采,传播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舞出精彩人生 绘就幸福晚年新画卷
“我是被我姐邀入麻柳湾桥舞蹈队的,自从跟她们跳舞,我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劲儿和数不完的乐趣,放松身心、收获快乐,更找到了自信。新的一年里,我和队员们希望更多的同龄人能够走出家门,加入到我们的活动中来,传递健康快乐。”队员董国权说。“只要巴中新建一个地方,我们都会组织去跳舞打卡,去欣赏我们越来越好的巴中,也希望通过我们的舞蹈视频,让大家知道巴中又有了新发展。”刘萍介绍。她们不仅舞在广场上,更舞在了通南巴平各个景点、社区、公园和美丽的乡村田野……她们用优美的舞姿和真挚的笑容,让更多人了解巴中新时代老人的精神面貌。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麻柳湾桥舞蹈队的老年人们,用热情和活力,舞出了精彩人生。她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年龄不是追求幸福的障碍,只要心中有爱,生活处处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