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圆满完成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省经济总量、居民收入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的“两个翻番”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重大进展
全省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
生产生活秩序正在全面恢复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打赢疫情防控战的根本保证
这场艰苦卓绝的人民战争,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省委直接领导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是打赢疫情防控战的有力保障
各级领导干部担当担责、身先士卒,城乡基层党组织闻令而动、筑强堡垒,形成了共克时艰的中流砥柱
●人民群众的支持、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广大医务人员的奉献,是打赢疫情防控战的强大力量
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舍小我为大家,齐心协力筑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
广大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不畏艰险、不辞辛劳,守护着一方平安,传送着人间温暖
广大企业家踊跃捐款捐物,体现了强烈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
全省70多万医疗卫生人员冲锋在前、无私奉献,上千名医疗卫生人员驰援湖北、黑龙江战斗在第一线,医疗专家远赴意大利、埃塞俄比亚、吉布提开展援助,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四川人民的优秀儿女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
●1月16日首例疑似病例报告后,省委省政府立即作出部署,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1月24日全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
●1月26日省委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省政府设立应急指挥部并下设13个工作组(专班)
●坚决停止春节期间大型活动和聚会聚餐,关停景区景点和公共文化场馆
●运用大数据和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迅速查找并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全省城乡做到了“找得到、管得住、服务好”
●坚持“四早”和“四集中”原则,坚持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确定1049家发热门诊和226家定点医院,运用5G技术开展远程指导和会诊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春节后,率先实施差异化防控策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分区分级防控,出台精准防控100条措施
●抓好春耕生产,灵活安排企业复工复产,加强群众生活生产物资调度储备和市场监管,严厉打击涉疫违法行为
●出台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系列政策措施
●始终保持道路交通畅通,积极实施“春风行动”,主动对接广东、浙江等10个省(市)互认健康证明,组织“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实现2374万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
●2月下旬以来,加强专业化防控,细化社会化防控措施,强化首站首诊首问责任,做到信息收集、卫生检疫、隔离观察、医疗救治等工作无缝衔接,对境外入川人员实现从“国门”到“家门”的闭环管理
●3月18日以来,183个县(市、区)保持低风险状态,省内疫情传播基本阻断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全面复工,各类学校正有序开学复课,医疗机构恢复正常秩序,全省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生产生活秩序正在全面恢复
●截至5月6日,全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61例,治愈出院558例、死亡3例;尚未解除隔离的无症状感染者8例,仍在接受医学观察的各类人员204例
全省经济总量居民收入提前实现
“十三五”规划的“两个翻番”目标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46616亿元
增长7.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10.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增长10.4%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
增长8.8%和10%
居民消费价格
上涨3.2%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同口径增长7.7%
1.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全省政府系统认真开展主题教育,做到思想认识、检视问题、整改落实、组织领导“四个到位”,进一步增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
全省性会议和省级发文压减三分之一,一般性支出压减55亿元
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省政府网站绩效第三方评估排全国第2位
如期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现国家省市三级互联互通
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3个工作日以内
“天府通办”注册用户达1107万全省依申请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达98%
2.坚持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对经济运行的统筹调度得到加强
新增减税降费约800亿元,多渠道开源节流挖潜增效,克服财政收支矛盾,实现了“三保一优”
●投资消费持续扩大
100个省级重点推进项目加快建设成贵高铁全线通车巴中恩阳、甘孜格萨尔和宜宾五粮液3个机场通航
天府国际机场航站楼主体工程完工促进消费升级,持续开展市场拓展“三大活动”,夜间经济、首店经济、康养经济等新兴消费蓬勃发展
●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5%、占比达52.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0.4%
外贸规模创历史新高、增长13.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8%
3.全力以赴打好三大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决定性基础
●精准脱贫取得关键进展
投入1500多亿元,实施19个扶贫专项开展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扎实抓好问题整改
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扶贫和省内对口帮扶持续深化
50万人实现脱贫,31个县摘帽验收,藏区贫困县全部摘帽,四川藏区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进一步增加沱江水质显著改善、87个国考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达85个、水环境质量创“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
●重大风险有效防控
政府债务规模严格控制在限额内,完成隐性债务年度化解任务
出台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稳妥有序化解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重点企业债务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取得成效
4.大力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区域协同开放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干支联动更加紧密
组建区域协同发展投资引导基金,推进46个重大项目(事项)
●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更加深入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强与浙粤桂渝黔滇等省份合作,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
●自贸试验区建设更加扎实
出台自贸试验区条例和45条支持措施中央赋予的159项改革任务实施率达97%,6项改革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
●对外开放合作更加务实
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成都成功举办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3%全省开行国际班列3186列双流国际机场新开通国际(地区)航线12条、达126条,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扩展到11个市
5.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更加有力
●工业“5+1”产业体系基本构建
聚力培育16个重点产业和数字经济,京东方绵阳6代线、吉利乘用车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
五大支柱产业营业收入增长9.6%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率先突破1万亿元
获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农业“10+3”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粮食总产量近700亿斤,建成高标准农田395万亩
新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
●服务业“4+6”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4大支柱型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6大成长型服务业不断壮大
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1.4%
●文旅融合发展开创新局
召开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出台“1+1+2”政策,命名10个“天府旅游名县”,建设十大文旅品牌,旅游总收入增长14.7%
九寨沟景区恢复开放,新创5A景区1家、4A景区32家
6.坚定不移推动改革创新,全社会活力持续迸发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成效显著
国务院授权的30项先行先试改革任务总体完成,20条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
结构性去产能任务基本完成,分类处置“僵尸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
●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
组建四川国际博览集团、省港航投资集团
开展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试点,一般工商业电价下降11.7%,减轻全社会用电负担216亿元
●创新创业活力不断激发
极深地下实验室、子午工程二期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工建设
实施10个重大科技专项和159项重大成果转化示范项目
●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逐步优化
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0条措施
新增市场主体98.9万户
7.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城乡融合呈现良好势头
●县域经济竞相发展特色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召开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大会,出台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5条政策
地区生产总值超200亿元的县(市、区)77个、超500亿元的18个、超1000亿元的9个
●乡镇区划改革积极稳妥推进
优化乡镇区划设置,理顺行政管理体制,已减少乡镇1170个,减幅约30%
●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建成1.6万个“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
改造农村土坯房58万户、农村危房16万户、农村厕所118万户
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815家新认定省级传统村落177个
●城镇建设得到加强
棚户区改造19.9万户新增省级特色小城镇37个,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
8.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新成效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进一步巩固
新建成4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治理石漠化和旱区土地64.5万亩、水土流失面积5044平方公里
●黄河流域生态修复力度加大
治理草原生态1646万亩,修复退化湿地4.5万亩
●河长制湖长制常态化推进
与青海、甘肃、云南等省建立跨界河湖联防联控机制
●绿化全川行动深入开展退耕还林还草24.6万亩,营造林938万亩建设竹林风景线17条370公里
9.全力保障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治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筹集资金近1000亿元扎实办好30件民生实事
新改建农村公路2.5万公里,所有建制村通达邮政快递
社会救助惠及500多万名困难群众新建幼儿园1906所,新增普通高校7所、达126所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落地四川,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7%、20%
创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80家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刑事案件下降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