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法治三个着力保驾护航脱贫攻坚

【来源: 区依法治区办 】【点击举报】

   针对脱贫攻坚工作项目多、资金多、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区、乡(镇)、村(社区)换届后新任干部多等特点,为确保各级干部依法依规健康有序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巴州区大力开展“法治助力脱贫攻坚”系列活动,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法治手段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为如期实现脱贫“摘帽”保驾护航。

  一、突出法治宣讲,着力春风化雨

  由区依法治区办牵头,组织纪检、法院、检察院、公安等精干力量,组建“法治助力脱贫攻坚”巡回宣讲团,以案释法、以案讲法、以案学法,使基层干部职工在思想上牢固树立法纪意识。一是宣讲对象全覆盖。聚焦脱贫攻坚基层一线及高危易腐岗位,深入乡镇(街道)、涉农部门开展巡回宣讲,实现乡镇(街道)和涉农部门全体干部职工、村(社区)“两委”干部、第一书记全覆盖。二是宣讲方式多样化。采用宣讲一堂脱贫攻坚法治课、播放一部法治微电影、组织一个宣传车队、发放一系列宣传资料、开展一系列咨询活动等“五个一”方式,教育警示其充分认识职务犯罪的危害性,牢牢把握公与私的“警戒线”,时刻绷紧扶贫为民的“廉洁弦”。三是宣讲内容接地气。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围绕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违纪违法案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触及灵魂地开展宣讲。使其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越法律红线、不碰纪律底线。

  二、突出监督敛行,着力防微杜渐

  建立多维监督机制,有效传导压力,不让脱贫攻坚藏污纳垢,确保风清气正。一是建立巡查监督机制。由区纪委牵头,区委巡查办、审计、财政、扶贫等部门抽调专人组建督查组,对扶贫惠民资金使用、项目建设、干部作风等问题进行巡回拉网式检查,分类建立问题台账,及时纠正有关问题,对整改不力的严肃问责,对涉嫌违法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二是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将区扶贫移民部门9大类31项主要职责,8大类23项与19个相关部门的边界职责,3类公共服务事项等相关政策在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进行公示。建立扶贫主管部门“局长信箱”“在线访谈”“12317”咨询举报热线等举报投诉平台,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让社会各界广泛进行监督,促使各部门(单位)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三是建立日常监督机制。以村(居)村民代表会、村务监事会为载体,建立村(居)民主议事制度,负责对贫困户和低保户的识别评定、基础设施和新居建设、产业发展等实行一事一议,开展全过程监督,确保村民依法行驶监督权力,真正实现“我的地盘我做主”,切实做到阳光扶贫,公正扶贫和精准扶贫。

  三、突出案件查办,着力惩前毖后

  充分运用法治手段,深入开展打击脱贫攻坚工作中违法犯罪活动,坚持精准打击、有效打击,在全区形成强大震慑,让害群之马无容身之地。一是严防快办。区公安分局组建精准扶贫专案组,采取主动出击、评估预警、重点稳控、部门联动、依法处置、精准打击的办法,排查出欠薪不稳定因素50余起,化解处置拖欠工资问题25起,侦办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刑事案件11件,警示谈话阻挠施工、强揽工程等违法行为350余人,刑事拘留2人,行政拘留7人,警告5人,为民工讨薪1.7亿余元,确保扶贫领域秩序稳定。二是严查快处。依托乡镇驻检室成立以“1+3+N”的精准扶贫检察工作体系(1名检察官+3支队伍(乡镇干部、村居“两委”干部、第一书记)+N个村级联络点),着重对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每一分扶贫惠民资金都用到刀刃上。深入开展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和妨碍精准扶贫的刑事犯罪专项打击工作,查处扶贫领域职务犯罪7件10人。三是严审快判。充分发挥区法院审判职能,开辟诉讼绿色通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通过巡回法庭推行远程立案、巡回立案、就地办案,确保涉农案件从严、从重、从快审判,依法严惩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涉农领域经济犯罪14件23人。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7014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