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巴州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眼下正是枳壳丰收的季节,在水宁寺镇龙台村,连片的枳壳树郁郁葱葱,绿油油的果实挂满枝头,漫山遍野的丰收景象惹人欣喜。
走进枳壳种植园区,随处可见村民采摘的身影,大家忙着摘果、装筐、搬运,山野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几天天气晴朗,早上5点就开始摘,每天能采摘4000多斤,预计8月初就能全部采摘完。”龙台村村干部李荣昌笑道。
随着枳壳产业的发展,不仅让闲置土地重新焕发了生机,更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农户能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收入,还可以通过参与枳壳种植、管护和采收等工作增加收入来源。大片的枳壳树变身“致富树”,让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村民张仕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除了稳定的流转费收入外,还能在基地务工挣钱,一年下来能额外挣上好几千块钱哩!”像张仕明这样受益的村民不在少数,据了解,基地已稳定带动周边200余名群众就业,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
近年来,水宁寺镇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培养了一批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推动中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以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我们以枳壳产业为核心抓手,下一步将着力打造集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农旅融合于一体的现代化中药材产业园区,实现土地集约化、产业规模化、品牌特色化,最终绘就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乡村画卷。”水宁寺镇副镇长蒲波表示。
如今,以枳壳为代表的特色产业正不断拓宽群众的增收致富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让乡村发展更有底气,让村民的幸福生活更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