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撂荒地到“金瓜田”,从零散种植到规模经营,玉堂街道登高社区以哈密瓜产业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走进登高社区蜜瓜产业种植园,63座大棚整齐林立。棚内,藤蔓间浑圆饱满的蜜瓜若隐若现,村民们穿梭其中,熟练地进行绑条、整枝、施肥等操作。“居委会流转土地发展哈密瓜种植,我们在家门口就有活干。”居民李芬兰一边给瓜藤打芽,一边笑着说道,如今她和乡亲们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这场“甜蜜变革”始于去年。登高社区依托土地资源优势,将目光投向了特色蔬果产业,整合撂荒地120亩,引进了哈密瓜品种“金洲7号”。这种瓜甜度高达18度,果肉松脆多汁,采用标准化大棚种植技术,打造规模化种植基地。
“我们分三批种植,年产量预计达15万斤,产值超30万元。”登高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申天忠表示,哈密瓜产业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还吸纳了30余名村民长期在园区务工,真正做到了“土地生金、村民增收”。
如何让土地效益最大化?登高社区以村股份经济联合社为核心,探索出“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务工”的全链条发展模式,并创新推出“一轮三作”轮作模式:10月种植羊肚菌,4月接着种植哈密瓜,7月轮种黄瓜,实现“一地三收”。申天忠算了一笔账,通过产业联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预计增加20余万元。
更令人欣喜的是,产业发展的红利正反哺乡村建设。社区计划将产业收益用于道路硬化、沟渠修缮,并规划“采摘+研学”农旅项目,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农业综合体。“未来,游客不仅能亲手摘瓜,还能体验哈密瓜深加工,把‘甜蜜’带回家!”申天忠憧憬道。
从贫瘠土地到“聚宝盆”,登高社区的实践印证了特色产业的强大生命力。如今,哈密瓜产业已成为社区的“金字招牌”,不仅丰富了百姓的“果篮子”,更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随着哈密瓜陆续上市,这份“甜蜜事业”正让乡村振兴的幸福滋味愈发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