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气象看巴州】春耕生产正当时 种下致富“黄金花”

【来源: 巴州区融媒体中心 何齐毓 王茂东】【点击举报】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眼下正值黄花种植的黄金期,大罗镇董家梁村的田野间一片生机勃勃的繁忙景象,村民们正抢抓农时,将致富的“黄金花”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

  走进董家梁村的黄花种植基地,一幅和谐有序的劳动画卷映入眼帘,村民们分工合作,默契十足,有的在田间拉线定距,为黄花种植规划整齐的行列;有的挥锄挖坑,动作娴熟,为黄花种苗营造适宜的生长空间;还有的忙着翻耕土地、清除杂草,让土壤变得更加肥沃,欢声笑语在田野间回荡,处处洋溢着春日劳作的喜悦。“村里组织我们种黄花,一天赚上80块,既能顾家又能添份收入,心里别提多美了。”村民孙壹碧一边忙活一边笑盈盈地说。

  为推动黄花产业高质量发展,董家梁村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不仅破解了农户个体经营的困境,更以规模和品质的双重优势,让黄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还邀请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为村民传授种植技艺。播种、管理、采摘、加工,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不少的心血与智慧,正是有了这些专业力量的加持,董家梁村的黄花产业实现了高产高效。

  “全村黄花种植面积达300余亩,总产值约10余万元,预计年产黄花6吨。这一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当地四五十户农户实现就地务工、就地增收、就地发展。”大罗镇董家梁村党总支书记施海清表示。

  巴州区大罗镇种植黄花历史悠久,可追溯至180余年前,这里的黄花以早熟、高产、质优著称,在2014年成功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已然成为当地的一张特色名片。近年来,大罗镇通过引导村民复耕复垦撂荒地、抛荒地,积极探索黄花种植模式,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主要目标,通过政策扶持、产业升级等方式,加快发展富民产业,黄花已然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花”,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大罗镇宣传委员、副镇长王延林表示,下一步,将紧紧围绕市、区“融圈建链”整体部署,用活大罗黄花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招牌,因地制宜建成苗圃培育区、种源保护区、勤工俭学区、加工物流区、农旅体验区,带动沿线农户自发种植,进一步扩大黄花种植规模,全力推动大罗黄花朝着规模化、高质化、品牌化方向迈进,让这一特色产业释放更大能量,惠及更多百姓。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87

蜀ICP备17014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