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 | 巴州区供销社 解决农民急难愁盼

【来源: 巴州区供销社 】【点击举报】

  “一天收购1万多斤生姜,1块钱一斤,当场兑现货款,巴州区供销社真正解决了姜农的燃眉之急。”巴州区水宁寺镇印盒村支书刘刚说,从兜底收购药材到收购滞销的生姜,再到统防统治,巴州区供销社走村入户,解决了农民急难愁盼问题。

  今年以来,巴州区供销社始终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为抓手,建立农产品(道地药材)购销体系,切实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题,拓展了为农服务领域,真正成为振兴乡村、服务“三农”的中坚力量。

  供销兜底收购

  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初冬时节,仕洲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仕洲正带着巴州区白庙乡百花村村民在药田里挖白芍,现场一片繁忙。

  “2016年种植白芍45亩,套种枳壳,白芍今年投产,带动14户农户增收。”王仕洲介绍,现在又有供销社对道地药材保底收购的好政策,让我们吃上“定心丸”,我打算明年再种植200亩金银花,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巴州区白庙供销社王健说:“今年我们设立的道地药材收购站,天天营业,极大地方便了本地药农销售药材,药农没空销售,只要一个电话,我们就开着货车下村到田间收购中药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很受药农欢迎。”

  近段时间,巴州区供销社道地药材中心收购站的工人们非常繁忙。过称、分选、打包,10余名工人每天上午7点上班,晚上7点下班,中午和晚餐在收购站里吃盒饭。站点内,约20万斤各种中药材堆放有序,正准备运往成都。“巴州产的药材绿色生态,备受药材市场青睐。我们对巴州全区道地药材收购网点送来的药材,实行应收尽收,进行初加工后,销往全国各地中药材市场和制药厂。”该收购站负责人何长兵介绍,截至目前,收购站已收购巴州区生产的枳壳、丹参、白芍、淫羊藿等100多种中药材。

  据悉,今年以来,为保障药农的利益,巴州区建立了“一社一企多点”道地药材购销体系。区供销社代区政府草拟了《道地药材保底收购办法》,确保收购流程规范化,收购质量标准化;区供销社农综公司负责收购点位建设和管理,新建中药材中心收购站1个,依托乡镇供销社建立收购站点23个。截至目前,全区收购药材1877.6吨,交易额达955万元,带动4500多户药农种植中药材,户均增收2100元。

  生姜堆成山

  供销社主动“搬”

  巴州区水宁寺镇印盒村是传统生姜种植基地。巴州区发展道地药材以来,村民们将枳壳和生姜套种,实现双增收目的。

  “怎么办哦,今年全国各地生姜种得太多,人工、种苗、化肥成本太高,价格便宜得很,卖都不想卖了。”印盒村生姜种植大户陈军看着地窖里2万斤生姜,心里非常着急。

  “印盒村1组共有146户,其中种姜的农户达100户,年产姜10万斤。”印盒村支书刘刚介绍,今年种姜农户增多,生姜由去年的5元/斤跌至最低价0.9元/斤,生姜价廉滞销,愁坏了姜农。

  今年印盒村种植了20多亩生姜,枳壳套种800亩,挖出土的10多万斤生姜,目前只向达州、德阳、绵阳等地销售了2万斤,其余滞销的生姜只得储藏在地窖里,等待销售。

  为解决当地农户生姜滞销问题,巴州区供销社于11月15日迅速组织社属企业农综公司下乡进行收购。

  “今年充分利用邻居家的撂荒地,一共种植了4亩生姜,产量可达14000斤,供销社帮我销售了5000斤,剩下9000斤准备明年3月再进行销售。”种养殖大户陈军激动地说道,感谢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帮我们解决后顾之忧,减少损失。

  “我家今年首次种植生姜,但没想到市场那么不景气,现在供销社在我家收购了5000斤生姜,而且是现款现结,让我们解决生姜卖难问题。”印盒村村民付杨洋说,供销社才是群众的好助手。

  据悉,巴州区供销社已联系3户种植大户,并且按照团购价1元一斤的价格收购了1.3万斤生姜,他们将收购的生姜集中冷藏后,准备年后当种姜销售。

  农民耕种苦

  供销一线助

  近几日,巴州区百合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治白开着农机设备到大茅坪镇得阳村羊肚菌产业基地进行土地翻耕起垄作业。

  大茅坪镇得阳村种植大户张武德说:“现在我们也上年纪了,种了一辈子庄稼,看着土地荒起不是办法,在村里种植40多亩羊肚菌,正好有百合农机专合社,农机耕地非常方便,比小机器快,耕得也深,我们只是出一些费用,比以前省心省事多了。”

  巴州区属于劳务输出区,中青年人外出务工多,农村严重缺乏劳动力,土地碎片化、梯田化、不规则化现象突出,需人工种植,成本非常高。

  据悉,大茅坪供销社创办的巴州区百合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2020年被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植物保护站被评为“四川省‘五有五好’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今年以来,该社主动承接巴州区各地耕地耕作业务,在清江、鼎山、曾口等8个乡镇21个村统防统治1.61万亩,代耕代种1.56万亩,机械统收1.32万亩,每亩让利困难户30元,并且提供就业岗位10个,人均增收1.2万余元。既解决了农民耕种难、管理难的现状,又带动群众“钱袋子”鼓起来。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7014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