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日报】“抄书达人”屈建功

——二十五年手抄名著上千万字

【来源: 巴中日报 刘旭】【点击举报】

  在巴州区白庙乡照山村,82岁的屈建功以顽强的毅力,用毛笔繁体小楷和无标点符号的形式,手抄了《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全传》《古文观止》《茶花女》等中外名著。他25年来从不间断,抄坏了数百只毛笔,抄写名著200余本,字数超千万字。屈建功“抄书成狂”,甚至让身体受到影响,也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然而屈建功说:“现在用毛笔写字的太少了,想给子孙留点精神财富。”

  第1部分 退休后走向手抄名著路

  5月22日,记者来到屈建功家中,耋耄之年的他头发和胡须已经花白,但满是皱纹的脸上看上去红光满面,精神抖擞,说起话来思路清晰。

  屈建功6岁进入私塾读书,启蒙老师曾是清代的一位师爷。“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老师就要求我必须练习好毛笔字,老师说‘字如其人,人亦如字’,为了练习好毛笔字,没少挨老师的戒尺。到了后来读中学、高中以及参加工作,只要有时间都会练习书法。”屈建功说。屈建功的一生是坎坷的,高中毕业后,他考入四川省蚕丝学院学习。1957年,正值热血青春的屈建功被划成“右派”,毕业后不予分配工作,直接遣送回家务农。“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回到家后,屈建功的房屋因火灾被烧得精光,无处居住的他只能住山洞、吃野菜,常常食不果腹,露宿山野。迫于生计,他忙于种田,当背二哥、打石匠,备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之苦。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屈建功的生活才迎来了春天,被安排在原巴中县丝绸厂工作。

  屈建功虽然经历了苦难,但从来没有抱怨过,依然拿起毛笔写写画画。“那时候写大字报我踊跃报名,凿刻标语我不怕危险,常常吊在悬崖峭壁上刻字。”屈建功说,他深刻地感受到苦难带来的痛苦,也感谢苦难锻炼了顽强的意志。

  1994年,55岁的屈建功退休回到照山村,他一边练习毛笔字,一边阅读古诗词,以此打发时光。“我想既然有时间,不如把这些古诗、名著等抄写下来。”喜欢写字的屈建功决定开始抄书。渐渐地,满屋都悬挂着他写的书法作品以及堆着的手抄书籍,每当走进满是墨香的房屋,屈建功心情无比愉悦。

  对于抄书这件事,说起容易,做起来却十分难。开始抄书很不顺利,老伴和子女都反对,“清闲日子不好好过,要去抄书,自讨苦吃,你还没把苦吃够嘛。”同样,他的抄书行为也引来乡邻、朋友的非议,“领着退休工资不好好生活,还去做这些,真是没事找事做。”不管别人如何说,屈建功依然坚持梦想,坚持抄书。

  第2部分 25年抄写名著上千万字

  走进屈建功的书房,不大的房屋里堆满了宣纸,桌子上摆满了毛笔、砚台、墨水等。“我抄写的第一部古典长篇名著是《红楼梦》,花了4年半,6回一本,总共20本。”屈建功介绍,抄书都是用繁体小楷竖写,每天6点起床,接下来是至少8小时的抄书时间。除去中间休息,下午6点左右收工。晚上则熟悉书中内容,准备纸张,方便第二天起床后就能开工。

  屈建功的蝇头小楷,在女婿庞斌看来,确实好看。庞斌介绍,岳父在抄写《红楼梦》的时候,曾去过房间看他写字,从右向左竖排写字,十分工整。“我们进门之后都不敢说话,怕打扰了他又要重写。”庞斌说。屈建功每月有3000元左右的退休工资,除生活开销外,几乎都用在买笔、墨、纸、砚。而且,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就爱好书法,退休后一直在家里抄书,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有时候从天亮抄到天黑。

  25年,弹指一挥间,如今屈建功年事已高,往往力不从心。有一次,他在抄写《三国演义》的时候,第二天早上起床时手脚无法动弹,瘫睡在床上,直到送到医院住了几天院,身体方才恢复过来。“那时候医生就劝我不要再抄书了,对身体影响很大。”但是一心执著抄书的屈建功没有听医生的建议,依然坚持抄书,即使后来出现了几次同样的情况,他还是没有放弃。“他就是不要命地抄写。”屈建功的老伴儿抱怨道。而在屈建功认为,做事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不能退缩。

  一本接着一本地抄,一部抄完了又抄写另一部。对于手抄名著,屈建功很有心得:“写字和读书一样,必须全神贯注,不能分心,有时写错了一个字,整页纸都要作废。”在开始抄写的时候,屈建功经常会出错,出错了整页重写,为了不写错或少写错,他就拿着一个尺子压在每行字的下面,这样就不容易看错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5年时间,屈建功从白发抄到银发,从无胡须抄写到银须飘飘,曾经在门前种下筷子粗细的两棵桂花树已与房屋齐高。记者看到,屈建功握笔的手满是老茧,几根指头都已经变形了,尤其是无名指有一块豌豆大小的老茧。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屈建功以执著的精神日夜抄写古典名著,用了不计其数的毛笔、砚台、墨水、宣纸。他如今抄写了《红楼梦》《水浒全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唐诗》《论语》《大学》《桃花扇》《弟子规》等名著,共计千万字。还用钢笔抄写《古文观止》,其横卷长达40米。让屈建功至今津津乐道的是,2006年,他到广州走亲戚,手抄的《古文观止》被一位美国人看中,不惜四万多元买走。

  记者翻开屈建功抄写的名著,用毛笔书写的蝇头小楷十分工整、挺拔苍劲、用墨均匀、结构规矩。为了能保存好抄写的成果,屈建功研究了不少装订知识。他说,纸张一定要对齐,粘贴的糊一定要用糯米糊,而且要用天然的麻线来装订,这样才能长久保存。他从镇上买来麻线亲自动手搓好,然后再用自己熬制的糯米浆糊将每张抄好的纸粘贴起来,最后用搓好的麻绳装订,再封面。可以说,每本书从抄写到装订都是他自己亲手做的,可谓用心良苦。

  有人问过他,你天天抄书不觉得闷吗?屈建功觉得不闷,但吃了不少苦,抄书不能怕冷,冷天不能烤火,一烤火就写不好字,同样夏天也不能怕热,要坐得住,耐得住寂寞。“相对于现在的收获,吃的一点点苦根本不算什么。我觉得抄书是很有意思的,既能静下心来好好练字,又可以细细品味书中的乐趣。”屈建功说。

  第3部分 抄书勉励后人学有所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屈建功“挥毫泼墨”,不靠抄书赚钱,没日没夜坚持抄书也影响了身体健康。怕他身体熬不住,家里人都劝他。但屈建功说:“这些东西是留给后人的念想,一笔精神财富。”

  曾经,白庙乡的一位打石匠买下了屈建功的手抄《古文观止》复印本。“我从小没有读过书,买回去作为一笔精神财富保存,教育后人认真读书。”打石匠告诉屈建功这是他买书的主要原因。为此,屈建功以成本价格卖给了打石匠。这件事,给屈建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激励着他继续坚持抄书。“只要还活着,我都会坚持抄书。”屈建功说。

  “字如其人,人亦如字。”这是当初学写字的时候,老师教给他的人生道理,如今,屈建功也想让他的子孙了解这些。每年寒暑假,屈建功的孙子孙女回老家看望他的时候,他都爱教孩子们练习书法。屈建功表示,让孩子们学习书法,既能培养孩子们静心的毅力,也是锻炼孩子们对心性的控制,更是让孩子们在那一字一句的古文中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他们学会做人的道理。

  屈建功介绍,最近几年他除了日常练习书法外,还喜欢与人交流书法和宣传传统文化,他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毛笔字,喜欢上诗词歌赋。

  采访结束后,已经是中午时分,与屈建功道别后,他又钻进书房里继续抄书。古老的三合院、长满青苔的石板、茁壮成长的桂花树,这是屈建功生活的环境,而这些已有些年代的建筑和树木见证了屈建功抄书的历程。“他的生命虽已是黄昏,但依然生机盎然,充满活力,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精神和毅力。”屈建功的好友肖方云感慨。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7014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