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绿意葱茏,巴州区寺岭镇寺岭村的百余亩茶苗正向阳生长。临近中午,气温越来越高,村民们头顶草帽,手握小锄头,深一锄浅一锄在茶园里锄草。
寺岭镇距巴中城区27公里,是典型的高寒边远贫困乡镇。近年来,随着脱贫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寺岭镇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同时抓住东西部扶贫协作发展机遇,成功引进松阳茶商,在寺岭村、茶园村发展五彩体验茶产业,带动当地村民增收。
携手发展 松阳茶叶落户巴州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利于茶叶生长,茶叶产业作为松阳县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完善的产业链和成熟的种茶、制茶技术,使这里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茶产地,受到国内外众多茶商、茶企的青睐。
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展后,松阳县结对帮扶巴州区,两地积极探索发展思路,共谋致富之路。松阳县依托自身产业优势,积极邀请巴州区党政代表团到当地考察走访茶叶产业发展,两地就茶叶产业扶贫达成共识。以茶为媒,松阳县把发展巴州茶产业作为松阳的重点扶贫项目。
2018年11月,一辆辆从松阳运送茶苗的大卡车驶入寺岭村、茶园村,意味着五彩生态体验茶园项目正式落户巴州区。该项目由松阳茶商王春生投资建设,总投资3000万元,计划建设基地1500亩,茶叶加工厂房1500平方米,生产线三条,茶文化旅游景点、电商孵化中心、高标准品种繁殖基地各一个。
精种精管 昔日荒山再披绿
寺岭村和茶园村过去都有种茶的传统,特别是茶园村,村民在60多年前就开始种茶,过去家家户户有茶树,“茶园村”也由此得名。但随着许多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茶树没人管护,茶山也变成了“荒山”。引进茶叶产业项目,让荒山再披绿成“宝山”,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
茶园负责人余安波介绍,寺岭镇生态环境优良,日照强、湿度大,具有发展茶叶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为了保证茶苗栽种的成活率,松阳县常年派驻多名技术人员,实地指导茶苗栽种、管护。目前,整个茶园栽有黄金芽、黄金叶、紫娟、白茶、奶白茶、龙井等茶叶品种,面积达600余亩。
“家里的土地全部租出去了,春节过后我俩在园区务工挣了1万多。也想让在外打工的儿子回家发展茶产业。”临近中午,60岁的茶园村村民李宗良和老伴,还有其他几个村民仍在茶园覆膜,防止杂草影响茶苗生长。
除在园区务工,当地贫困户还可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保底收购等获得稳定收益。截至目前,园区共吸纳当地农民281人务工,其中贫困户65人、残疾人8人。累计用工超10000人次,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
精心规划 茶旅融合编制五彩梦
如今茶园里的茶苗长势良好。“到明年春天,我们就可以采摘第一批茶叶了。”余安波每天都要去园里转上好几圈。
茶叶加工厂房也正在进行选址、土地协商等前期工作,预计今年底建成。占地1500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厂房,将安装三套自动化茶叶加工生产线,可年生产精制高端茶1500公斤、大宗茶13吨,实现产值1500万元。
同时,随着巴州区枣(林)寺(岭)旅游环线的建设,将形成山水化湖景区、南阳天马山森林康养度假区、阴灵山风景区的旅游快速闭合环线,促进当地茶叶产业发展的同时,带动全域旅游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五彩生态体验茶园、天马山森林康养度假区,发展茶旅、民宿、康养等产业,带动更多百姓走上致富路。”寺岭镇党委书记冯宝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