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巴中日报 】【点击举报】
去年以来,巴州区抢抓国家扶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变“输血”为“造血”,积极扶持打造“就业扶贫车间”“就业扶贫工坊”等经济实体,鼓励他们带动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就业扶贫车间”已成为全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催化剂和助推器。
巴州区雄飞制衣厂是由梁永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王仕兵创建的“就业扶贫车间”,企业从福建、浙江等地企业接收布料进行初加工,制成成品后再发往外地协议企业,年满负荷营业额可达700万元左右。雄飞制衣厂先后吸纳贫困群众就业10余人,务工月收入2000余元,实行计件制,工作时间弹性大,既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又方便他们照顾家庭。2018年,全区在建“就业扶贫车间”“就业扶贫工坊”5处,实现贫困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2584人。
“就业扶贫车间”缘何能汇聚致富大能量?究其原因,一是部门扶持力度大。巴州区人社、财政、扶贫部门联合出台相关文件,鼓励利用乡镇、村集体闲置土地、房屋创办厂房式“就业扶贫车间”或设置分散加工的居家式“就业扶贫工坊”,组织农村贫困人口从事农产品加工、手工工艺等生产活动或来料加工业务。二是政策优惠力度大。对设立“就业扶贫车间”的企业,给予创业扶贫担保贷款,对于符合规定的企业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同时给予“就业扶贫车间”一次性奖补和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岗位补贴。三是技能培训力度大。通过在各乡镇开展“扶贫专班”培训和技能培训,助力贫困劳动力提升自身劳动技能,从而更好地满足企业需要,助推“就业扶贫车间”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