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以来,省内外30余个市、县公安机关慕名前往四川省巴中市公安局巴州分局,学习类案侦查改革经验。为何这么多单位都来这里“取经”?
巴州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张伟介绍,针对刑侦内部破案合力不够、所队协作不力、案件高发低破等问题,分局以刑侦改革为突破口,大力实施“五改五破五集约”,闯出了一条类案侦查新路。
“‘五改五破五集约’不仅带来了破案数提升、刑拘数提升、满意度提升和立案数下降、投诉量下降的‘三升两降’,而且使公安基层基础得到了夯实和加强。”四川省公安厅刑侦局局长王宏伟说。
改革运行模式
破打击不精不专瓶颈,集约专业优势为类案侦查提供机制支撑
巴州分局从机构重组入手,撤销了原来按辖区设立的4个责任区刑侦中队,按案件类别新设立侵财犯罪侦查和侵权犯罪侦查2个类案中队。在侵财中队分设入室盗窃、涉车犯罪、诈骗、其他案件4个探组,在侵权中队分设涉黑恶、一般性侵权案件2个探组,由过去的临时编组变为固定探组。
2017年,巴州分局共串并类案35串,较上一年增加了59%;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74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02名,挽回群众损失400余万元,同比分别提高41%、9%、42%。
改革受案方式
破案件流转不畅弊端,集约警情信息为类案侦查提供信息支撑
2016年1月,家住巴州区江北台社区的廖先生报警,称其可能被骗了。后经江北派出所民警了解,廖先生系遭到了电信诈骗,就让其到刑侦大队报案。刑侦大队民警接到报案后,经询问发现其被骗金额未达立案标准,让其到所在辖区派出所报案。廖先生对公安机关的做法有了意见,便将此事举报到了纪检督察部门,并将其遭遇发布到了网上。此事引起了巴州分局党委的高度重视,张伟提出,要开拓性创建或充实完善已有的刑事案件受理中心、案件“一站式”办理中心、合成作战中心、案件管理中心、指挥调度中心、警情研判中心等“六大中心”,全面做实窗口服务、综合评价体系,确保“满意警务”机制做得更实、更得民心。
巴州分局组建成立了刑事案件受理中心。受案中心24小时运转,安排刑侦、经侦、禁毒、治安等警种分别派员集中值班,统一受理城区所有刑事警情。同时,每天固定2名法制民警在受案中心值班,对所有报警根据案件性质将警情录入警综平台并推送至相关警种。受案初查后,法制民警现场作出是否立案的审核,将法制监督前移。受案中心自成立来,共受理分流各类案件4157起。2017年,巴州分局共立案3055起,同比下降15.5%。
改革合成作战格局
破信息封锁壁垒,集约资源优势为类案侦查提供技术支撑
长期以来,巴州分局采用“战时合成平时虚位”的做法,不能真正有效发挥合成作战的效能。为解决这一问题,巴州分局投入200余万元,设立实体化合成作战中心。刑侦、经侦、禁毒、情报、网安5个部门统一调整由一名分局领导分管,5个部门抽调10名民警集中在中心办公,同时将网安、情报、交管、刑侦的多个系统、平台最高权限全部集中到中心。
合成作战中心实体运行后,变分散管理为集中管理、变被动用资源为主动建资源、变战时合成为常态合成,实现了由虚拟向实体、由人工合成向智能作战、由个案研判向侦防研判“三转型”。截至目前,合成作战中心共发起合成作战71次,破获案件308起,打掉犯罪团伙3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36名。
改革案件管辖范围
破打防脱节软肋,集约职能优势为类案侦查提供效能保障
结合受案模式的改革,巴州分局对刑侦、派出所的案件管辖进行了大胆调整。派出所只受理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轻伤以下故意伤害案件、寻衅滋事案件和涉黄涉赌刑事案件,其余刑事案件(不包括经侦、禁毒部门管辖的案件)全部由刑侦大队受理。同时,着力推行“互动式”社区警务,整合社区力量,按照“1+3+10+N”(即1名民警、3名辅警、至少10名网格员、N名社区干部)力量配备,推动派出所警力下沉到社区,专职基层基础工作。
刑侦大队职能由警种单一打击向全局整体打防转变,队所协作由被动捆绑考核向主动打防互商转变,实现了打击更有力、基层更夯实、协作更紧密。
改革考核办法
破赏罚不明困境,集约个体效能为类案侦查提供动力支撑
巴州分局从改革原有的考核模式入手,促使考核机制更加优化、工作干劲充分激发、整体效能显著提升。
变整体考核为个体考核。巴州分局将刑侦大队的考核任务按照岗位、任务全部细化到每个民警,逐人列出责任清单。变通算考核为进度考核。对民警全年任务进行细分,实行一周一统计、一月一打分、一季一考评,并定期张榜公示。变警种积分考核为全局等级评定。将各警种积分考核变为全局民警等级评定,一级民警与三级民警绩效待遇差距达2000元,且只有进入一级民警序列才能评先选优、提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