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巴中市巴州区紧抓跻身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机遇,坚持以深化农村改革为统揽,在农业经营方式、利益分配方式、资源配置方式、财政投入方式等方面实现了“四大转变”。
第一,农业经营方式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转变,实现多方共赢。围绕“谁来种地”和“怎么种地”两个关键,抓住金融支持产业发展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两个“线头”,突破制度机制壁垒,实现集体、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方获益。一是把弄清土地权属作为前提,分置“三权”。明晰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完善产权评估、交易、融资等服务体系,让农村产权在当地能流转、在市场能交易、在银行能抵押,激活农村资产资源的资本属性。二是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关键,助农增收。以产业布局引领,以农业基地为载体,以回引创业作推动,积极探索“农旅结合”新业态。2015年,全区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360个,发展道地巴药等特色产业12万亩,直接带动1.6万贫困群众增收。三是把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支撑,提升品质。支持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激活供销社服务职能,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联姻成都中医药大学为道地巴药种、管、销保驾护航,一大批农业品种入列有机产品、绿色食品、国家地理保护产品。四是把加强和完善农业风险防控作为保障,守住底线。设立土地流转风险保障和风险处置基金,对参与农业产业的新型经营主体,实行事前资质审查、事中常态监管、事后按约处置等风控机制,有效解决土地流转和经营权抵押融资“三怕”难题。
第二,利益分配方式由“有权无益”向“还权释利”转变,实现利益共享。针对当前农民利益获取渠道单一、集体经济“空壳化”严重等问题,通过集体经济资源股权化、资产股份化、资金股本化措施,实现所有者、承包者、经营者共同受益。一是股化“三资”。在落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的基础上,按“确股不确物”“确股不确价”的方式股权量化集体资产;把财政投入形成的经营性资产股权量化给集体经济组织、农户(贫困户),设置集体股、基础股、优先股,实现农民向股民的转变。二是建好“两社”。探索设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和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积极依托承接委托流转农村土地、整合项目包装的区土地流转收储平台,解决走向市场中机制不畅问题。三是推行“三化”。成立村集体实业公司或作价入股引进业主,实现集体经营性资产经营市场化;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统一颁发股权证,允许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有限制流转,实现收益权证券化;建立网络监管系统和股权管理系统,健全审计监督制度,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制度化。
第三,资源配置方式“二元分割”向“服务均等”转变,促进城乡共融。面对城乡二元分割现实,持续发力夯基础、强服务、抓保障,不断提升城乡居民获得感和满意度。一是盘活资源强基础。坚持功能互补、效应叠加,在贫困村捆绑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治、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三大国土项目,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等建设项目,积极推动节余挂钩周转指标入市交易,所得收益有效补充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资金缺口。二是激活资产建新居。谨慎开展宅基地预收储和农村土地承包权自愿有偿退出试点,将土地存量变现的增值收益按约定比例补偿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成员,既缓解了农户建房资金压力,又增加了城镇人口财产收入。三是用活政策抓配套。持续抓好户籍制度改革 落地,加强农村社区“1+N”公共服务建设,完善城乡一体的衔接配套政策,让农村居民也可享受到高效便利的基本公共服务,让进城“农民”也能享受到市民的待遇。
第四,财政投入方式由“大包大揽”向“多元聚合”转变,实现质效并举。“酱油钱醋钱统筹用”,利用有限的财政投入撬动市场资本、社会资金,盘活存量、做大增量,有效破解脱贫攻坚投入难。一是改分散投入为集中投入。建立“多个渠道进、一个龙头出”的涉农资金整合机制,统筹使用涉农项目资金和社会事业发展资金,集中连片推进脱贫攻坚,今年整合资金将达到28亿元。二是改财政补贴为基金撬动。统筹上级专项资金和本级财力,设立精准扶贫专项发展基金、信贷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基金等五大基金,通过贴息、担保、风险分担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投入3.57亿元,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和贫困户贷款融资1.13亿元。三是改直接建设为政社合作。整合定向性涉农项目资金,注入政府融资平台,引入社会资本12.5亿元,采取PPP模式推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