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摇钱树”如今变“忧心果”
1月22日,巴中市巴州区曾口镇园艺村,大片果园里,依然有不少柑橘挂在枝头。入冬以来,园艺村村支书向俊如就开始发愁:“村民种了几十年的柑橘,以前是‘摇钱树’,今年丰产不丰收,有6万斤滞销。”
“我家有500多棵橘树,橘子如果不摘,一旦打霜下雪就容易坏掉。但摘了又卖不出去……”果农李邦林家里最多时堆积了近1000公斤橘子,更有果农砍掉了近百棵橘树。
昔日“摇钱树”为何变成“忧心果”?小山村的产业转型路该如何走?连日来,记者多方走访,探寻“丰产不丰收”背后,园艺村的困惑与突围。
现状
橘子难卖,村民忍痛砍树
“上世纪60年代就有村民开始大面积种植柑橘了。”向俊如介绍,该村是巴州区种植柑橘面积较大的区域。经过数十年发展,现在全村300多户家家都种有橘树,品种由最初单一的红橘,逐步发展为现在的脐橙、椪柑、血橙等多个品种。
今冬,园艺村300多亩柑橘园大丰收,但没像往年一样卖上好价钱。“前些年,还有南江、通江的水果批发商来村里收橘子,这几年都不来了。”李邦林看着屋里满地的橘子,很是忧愁。
“以前别人上门收,现在自己背到市场卖,还卖不脱。”村民马三银每天背一筐橘子到场镇市场上卖,儿子用三轮车拉着橘子沿街卖,销量依然有限。“吆喝了半天,没卖多少。”村民李丕德背一筐红橘到巴中城区状元桥街菜市场卖,4元一公斤,比水果店便宜很多,还是很难卖。
记者调查发现,园艺村多数果农都遭遇类似卖难问题,有村民甚至挥泪砍了树。“300棵橘子树,每年花在农药和肥料上的钱就有3万元。今年难卖,我看明年也好不了。”为节约成本,村民何波最近忍痛砍掉了约百棵橘树。
记者随后走访了巴中城区内的西城市场、状元桥街菜市场和多家超市发现,这些地方销售的橘子基本都来自浙江、云南、福建等地,价格每公斤6元到30元不等,而巴中本地橘子只在一些规模较小的水果店有售,数量不多,价格大多为每公斤3元到4元。
探因
品种和思维都落伍了
巴中本地橘子价格低,为什么还会滞销呢?
“2017年全市柑橘种植面积9.25万亩,产量7.58万吨,但投产的基本都是以前的老品种。”巴中市农业局经作中心副主任李艳红介绍,加之果园施肥、修剪等管理措施不到位,产品卖相不好,受外地品种冲击容易滞销。
这一观点得到了市场经营者的认同。“外地的橘子,大小色泽都差不多,排整齐了卖相非常好。本地橘子个头大小不一,一些还有果痕,顾客往往选择价格高但卖相好的橘子。”巴中市江北大道一家水果店店主这样说。
在巴中市果蔬协会会长罗仕富看来,本地橘子虽然高产,但整体质量不佳,这也是影响果农收益最关键的原因。“园艺村是巴中主要橘子产区之一,可一直都是走的传统产销路线,现在由于没有好的品牌和包装,导致柑橘价格一直上不去,也没有人愿意来收购。加之现在物流成本降低,商家宁愿进购外地又大又甜的橘子。”罗仕富表示。
巴中市农业局经作科科长田磊认为,本地橘子不好卖也与果农的保守思维密切相关。“巴中不少地方的果农以中老年人为主,接受电商的营销模式有些困难,目前大多是各做各的,没有系统的规划和营销策略,遇到的阻力要多很多。”
问计
提升品质,延长产业链
“橘子滞销的消息被爱心人士和媒体报道后,这几天卖出了上万斤。”向俊如稍稍松了口气,心里很清楚这不是长久之计。而砍掉柑橘树改换其他产业,几年内难以产生效益,太过冒险。小山村的产业转型路该如何走?
“清江镇巾字村也是本地橘子产地之一,这里种橘的村民抱团成立了合作社,橘子卖起来就省心得多。”田磊认为“他山之石”可以借鉴。
巾字村村主任何林泉介绍,村里初步种了上百亩柑橘,专门成立了合作社,收获季节村民批量采摘、集中分选,确保了质量,橘子运到集市上能卖出更好的价钱,“口碑树立起来后,带动了更多市民来观光采摘,新鲜采摘的橘子4元一斤。”
罗仕富认为这是个好办法:“尽快成立合作社,引进有成功经验的企业,把果农联合起来搞‘采摘游’,不仅卖橘子,还要卖风景、卖体验,这样既能满足游客需要,又能给橘子销售带来新的渠道。”
“除了成立合作社,还要从源头上提升产品质量。”李艳红建议,园艺村应尝试引进新品种,提升柑橘的甜度、水分等指标。同时尝试农产品“触网”,积极拓展电商销售渠道。
“还要提高种植技术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田磊认为,果农可以通过分批采摘、分级包装、限时销售、土壤改良等方式进行差异化管理,增加收益。
“成立合作社势在必行,还要引进企业来流转土地,发展观光体验农业。”向俊如说,下一步,园艺村将坚持农旅融合,把全村打造成以柑橘景观为主的观光体验景区,延长柑橘产业链,提高综合效益。
主编走笔
从“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到“糖高宗”“猪坚强”“药你苦”,农产品滞销早已不是新鲜事。
过去,一说起农产品滞销,习惯性思维往往条件反射般地归因于“供过于求”:种植“一哄而上”,产量一旦溢出市场需求,“卖难”就成为必然结果。然而此次巴州区的柑橘滞销,却有着不一样的逻辑:本地柑橘无人问津,而外地柑橘却靠着良好的品相,价格不低仍然卖了个红火。在这里,“价格战”这一“武器”已然失灵。
由此可见,市场需求依然存在,症结在于,当地农民的生产经营理念,没有跟上消费升级的脚步,把市场判断“歪”了,把需求拿捏“偏”了。因此,滞销的内因,一是产品品质更新换代步伐缓慢,市场竞争力不高;二是营销手段落后,农户自主经销能力弱,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这样短短一句话,却真正说到了点子上。对于广大农民来说,爱农业、懂技术似乎都不是太大的难题,真正横在农民面前的难题,是如何“善经营”。这就需要他们在市场判断上有更精准的判断,对经营信息有更充分的掌握,对销售渠道有更强大的把控,从而踩准市场节奏、摸清市场脉动,才不会每次都被市场狠狠地甩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