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14年的拥抱!父亲临终牵挂的儿子,回家了

【来源: 巴州区融媒体中心 林炜哲】【点击举报】

  2012年3月的北京街头,春寒料峭,患有精神疾病的陈昌全与表哥走散,身影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潮中,这一走,便是14年。消息传回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鼎山镇清泉村家中,原本热闹的农家小院瞬间被阴霾笼罩。

  得知哥哥走丢的消息后,弟弟陈鑫和弟媳邓玲带着20多位亲人,疯了似地扎进北京朝阳区的大街小巷。一个多月里,他们的脚印遍布胡同深处、车站角落,寻人启事贴了又被风雨侵蚀,呼喊声在空荡的街头消散,却始终等不来那个熟悉的回应。当地派出所的一句 “先回家等消息”,全家人开始了漫长煎熬的等待。

  父亲陈良伍的世界从此只剩下思念。他常常坐在门槛上,望着村口那条路,一等就是一整天,泪水模糊了双眼,也熬垮了身体。2021年,老人在病榻上拉着陈鑫的手,气若游丝却字字恳切:“一定要找到你哥,好好照顾他……” 这句遗愿,成了陈鑫心中沉甸甸的誓言。

  在哥哥走失的14年中,陈鑫三次北上。登报、贴寻人启事、挨家挨户打听,希望一次次燃起又熄灭。无数个深夜,他对着父亲的遗像发呆,耳边总回荡着那句嘱托。妻子邓玲默默收拾好行囊,陪他整理寻人资料,指尖划过泛黄的照片,轻声说:“会找到的,爸在天上看着呢。”

  2025年7月20日,清泉村党总支书记陈仕勇的电话像一道惊雷,劈开了14年的沉寂,“山东滨州救助管理站找到了昌全!” 陈鑫握着手机,浑身颤抖,隔了许久才敢把消息告诉妻子邓玲。夫妻俩相拥而泣,泪水里裹着14年的委屈与期盼。

  此时,千里之外的山东滨州,一场爱心接力正悄然展开。7月18日,邹平市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街头有位衣衫褴褛的流浪者。接到协助寻亲任务的滨州市救助管理站苏学勇通过人像对比锁定他为巴中市巴州区清泉村4社的陈昌全,随后,他联系了巴中市救助管理站站长赖景阳,赖景阳立即安排业务科科长程榆与清泉村进行信息核实,当信息核实的那一刻,两个城市因这份牵挂紧紧相连。

  7月21日,陈昌全登上南下的火车。36个小时的颠簸里,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细心照料,仿佛护送着一件失而复得的珍宝。7月22日,当车辆缓缓驶入清泉村,村口早已挤满了翘首以盼的亲人。在外打工的亲戚连夜赶回,全村人奔走相告,欢呼声淹没了这个沉寂已久的小院。

  “哥!” 陈鑫冲上前,紧紧抱住阔别了14年的兄长。陈昌全有些茫然,但在熟悉的乡音里,眼神渐渐柔和。邓玲拉着他的手,泪水止不住地流:“哥,回家了,以后有我们呢。”

  山东滨州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苏学勇看着这一幕,眼眶湿润:“让每位受助者回家,是我们的职责。这一刻,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巴中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程榆也感慨道:“从接到电话到制定方案,我们只想快点让他回到亲人身边。”

  14年的等待,父亲带着遗憾离去,却把寻亲的执念刻进了陈鑫的心里。如今,跨越千里的爱心归途终于抵达终点,邓玲抹掉眼泪,坚定地说:“我们会按照父亲的遗愿,让哥哥安享晚年。”

  阳光下,陈昌全的身影被亲人簇拥着。这场迟到14年的团聚,是亲情的坚守,更是人间大爱的见证。愿每一份牵挂都有归宿,每一个流浪的灵魂都能踏上回家的路。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87

蜀ICP备17014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