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件事】轮椅上的“珠光”人生 巴州区妇联点亮残疾青年就业梦

【来源: 巴州区融媒体中心 林炜哲】【点击举报】

  晨光漫过巴州区鼎山镇石笋村高低错落的屋脊,一串串晶莹的珠饰在阳光下折射出璀璨光芒,如同23岁脑瘫青年袁智眼中重燃的希望。6月11日,他亲手完成的首批串珠工艺品正式交付给巴州区巾帼工坊,袁智也收获了人生第一笔工资——这不仅是一份收入,更是他挣脱命运枷锁的见证。

  “我想工作”:一个轮椅青年的二十年渴望

  2岁时因脑瘫失去行动能力的袁智,双手仅能勉强握物,却始终渴望“用双手养活自己”。2025年5月,巴州区妇联在“我为群众办件事”困难群众诉求征集活动中收到了袁智的诉求,迅速组建帮扶团队,联合巾帼工坊量身定制“居家串珠”就业方案。

  5月27日,工坊负责人张婷带着串珠材料上门教学,当第一颗珠子在袁智颤抖的指尖艰难穿线时,他咬牙坚持的身影让在场者动容。“二十次失败,就试二十一次!”工坊老师曾海燕回忆,为攻克手部痉挛难题,帮扶老师还给他编出串珠口诀,助他效率大幅提升。

  “小串珠”背后的“大民生”

  袁智的成功并非个例。自2022年东西部协作引入义乌来料加工模式以来,巴州区妇联以“巾帼工坊”为平台,通过“企业订单+居家接单”灵活就业机制,已带动1700余名妇女和30余名残障人士增收,其中,像袁智这样的重度残疾就业者达12名。

  区妇联主席魏倩介绍,“我为群众办件事”的核心就是精准对接需求。串珠、中国结等项目门槛低、可居家,适合行动不便的群体。工坊还开通了“物流上门收送货”服务,让残疾人在家也能稳定接单。

  从“被帮扶者”到“励志榜样”

  今日,巾帼工坊的工作人员来到袁智家中收集串珠成品,袁智的44条串珠获得工坊“全优”评价。当拿到首笔工资时,袁智难掩内心的激动,他满心欢喜地计划着用这笔钱补贴家用,感慨道:“原来我也能凭借自己的双手为家里出一份力!”

  袁智的励志故事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近期,辖区内众多群众受到鼓舞,纷纷踊跃报名参加工坊的培训。鼎山镇妇联工作人员蒲欢透露了这一情况,言语间满是欣慰。

  夕阳的余晖洒下,为袁智手中那一串串晶莹剔透的串珠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这光芒,不仅照亮了他手中的作品,更映照出巴州大地更多群众“微心愿”的实现路径。袁智用双手串起的不仅是晶莹的珠子,更是无数残障人士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巴州区妇联开展的暖心帮扶行动,不仅点亮了一个个个体的人生,更勾勒出一幅温暖而壮阔的民生画卷。

  从一个人的梦想萌芽,到一群人的希望生长,“我为群众办件事”活动始终是托举这些美好愿景的坚实力量。未来,这份力量将继续在巴州大地奔涌,倾听更多心声,解决更多难题,让每一个微小却炽热的愿望,都能在实干与关怀中绽放光彩,共同编织出巴州区幸福生活的锦绣篇章。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87

蜀ICP备17014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