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底,巴州区水宁寺镇龙台村村民除外出务工和在家务农外,再无其他挣钱门路,全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仅2485元。
如今的龙台村,3米多宽的水泥村道四通八达;130余户统一规划的“巴山新居”主体竣工;成片的皇菊花、规模化的巴药基地、年出栏万余头的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正快速发展……去年,村里有30余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水宁寺镇聚焦脱贫摘帽验收的具体标准,大力实施教育、医疗、技能、产业四大扶贫行动,着力易地扶贫搬迁。截至目前已完成13个村22个聚居点的易地扶贫搬迁新居建设和145户农村危房改造,群众满意度逐步提升。
住房安全
易地扶贫搬迁“搬”出新天地
“搬出危险的土房,住上新楼房,以前想都不敢想,好日子有盼头了。”在水宁寺镇银坎村年逾古稀的王学兴记忆里,村里土墙房居多,2008年地震后,村里一些房屋成了危房。如今,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村里不仅修起了砖房,还要建广场、配套基础设施、修建水泥路,整个村子旧貌换新颜。
水宁寺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涉及12个村22个点位1230户4685人,其中搬迁户435户1435人,主要采用“三提早”“三主动”和“两清单”的“332”工作模式,通过按进度拨款倒逼建设进度,统筹推进项目建设。
为了加强沟通协调,水宁寺镇还建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微信群,对施工单位遇到的问题、要求等罗列问题清单,并有针对性地限时定人,及时答复和解决,避免多跑路,提高工作效率。
收入增加
金融扶贫"四两拨千斤"
李国成是龙台村的贫困户,2012年以来,他的妻子何少英身患疾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了不少钱。
“这样下去不行,还是要想办法发展产业,持续增收。”李国成默默盘算。2015年6月,他向亲戚朋友借来几千元钱,建成木结构的养殖圈舍准备养鸡,但圈舍修好后还差买鸡苗的钱。此时,龙台村被巴州区列为金融扶贫第一批试点贫困村,由邮储银行作为该村的金融扶贫服务银行,只要经过评级授信,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最高可贷5万元。
只用了两天时间,李国成办理了5万元贷款,且无抵押、无担保,基准利率,政府贴息。李国成用贷款购买了1200只鸡苗,第一批鸡出栏就实现销售收入8.9万元,除去成本盈利2.5万元。
顺利脱贫后,李国成的养殖圈舍已由最初的木结构改建成标准化的养殖基地,养殖规模也扩大了两倍,还建起了沼气池,将粪便作为肥料用于当地中药材种植,实现种植养殖循环发展。
李国成的成功脱贫在龙台村引起了不少村民羡慕,贫困户纷纷前来学习养殖经验。“我也从银行贷了5万元,准备养牛。”贫困户李家成介绍,去年一头牛赚了4000元钱,今年准备多养几头,争取早日脱贫。
据了解,水宁寺镇按照集中连片原则,对已成型的聚集点配套产业。产业成型后,采用“反租倒包、保底分红”形式,将园区划分地块编号,按照有劳力的贫困户人均5分的面积进行返租倒包,每亩土地按照400元进行保底分红,并按照纯收益的20%进行奖励;成立了专合社,定期召开技术培训会,统一安排锄草、施肥等管护工作。引进富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流转土地发展食用菌,贫困户利用土地、劳动力入股,并承包种植单元。村委则利用产业发展扶持资金投放企业,通过入股分红获取收益,为贫困户补充保障资金。
拓展增收渠道
增强脱贫奔康后劲
“这套沙发的价格能不能优惠点?”12月1日,水宁寺镇枇杷村贫困户陈容正在集市挑选沙发。搬入新居一年来,陈容通过村合作社入股养牛积攒了3万余元,准备为家里添置一套新家具。
得益于村里试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国土资源项目,陈容家里拆掉的土坯房获得5万元补偿,还有相关搬迁政策补助2.5万元。
周华英是枇杷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丈夫残疾致贫。经过政府帮扶,她成了立专业合作社,承包土地180亩种植枇杷和白芍,养殖土鸡2000只,还经营农村电商,已经脱贫。
近年来,水宁寺镇积极探索,发展农业产业,努力拓展帮扶形式,推行新乡村教育,走出了一条符合该镇实际的脱贫攻坚路。坚持先富带动后富、非贫困户带动贫困户的原则,组织帮扶单位带、挂联领导带、驻村干部带,让贫困户成为明白人;推行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带、种养大户带、专业合作社带,拓展增收渠道;引导左邻右舍带、亲朋好友带、兄弟姊妹带,坚定贫困户脱贫信心。同时,围绕田、林、池、圈等“作文章”,对贫困户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金融资源、政策资源进行优化组合,聚力实施“万元田”“万元林”“万元圈”增收工程,实现了户有增收项目、村有当家产业、镇有产业基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