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一大早,巴州区水宁寺镇大坝村村民苟满宗扛起锄头走向村里的果园。在果园里,有的村民在给果树浇水施肥,有的在除草松土,还有的在检查果实生长情况,一片繁忙景象。
水宁寺镇大坝村产业园
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山坡,如今成了瓜果飘香的果园。说起村里的发展历程,大坝村党支部书记胡晋铭感叹不已。“之前村上的产业因业主延龄专合社经营不善,果园变成了荒地,看着特别难受,乡亲们的意见也大。”胡晋铭介绍,听到村上出了“大事”,还在外地打工的他“坐不住了”。2017年,他被“头雁引领”工程回引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产业发展问题,成立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
“我们和延龄专合社负责人多次商讨,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将延龄专合社的地面作物以‘债转股’方式折算成30万元固定资产,以20%固定分红模式入股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分红资金优先用于支付延龄专合社拖欠民工工资,延龄专合社不再参与日常生产及经营管理。”胡晋铭介绍。
在转变发展模式后,产业发展起来了,这让村民苟仕翠高兴不已。“之前我家的土地流转给产业园,自己还在里面做工,结果经营不善弄得土地流转费和工钱都发不出来。”苟仕翠说,现在他们不仅每天领60元的劳务费,每亩300元的土地流转费也不担心拿不到了,自己再养一些家禽,收入增加了不少。
“我们根据‘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思路,探索建立了‘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胡晋铭介绍,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动员群众自筹资金、流转土地,采取统一购苗、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四统一”方式,标准化规范化套种眉山凤凰李、蜂糖李、白芍,共1300余亩,盘活了延龄专合社废弃产业园,实现年产值120余万元,带动43名群众通过入园务工户均增收0.6万元。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8.41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