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邻们说:“他养牛痴迷得很,晚上搭把椅子在牛圈陪整夜,一般人吃不了这个苦。”
妻子说:“他白天黑夜都在牛圈,自己身体本来也不好,每年出栏上百头牛,简直太辛苦了。”
他自己说:“把养牛像养娃儿一样护着,只要肯下深功夫,不愁没钱赚。”
这就是吴和文,巴州区曾口镇凉风垭村二社的一名肉牛养殖户、巴州区众兴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51岁的他是乡邻和养牛场场主眼中的“牛痴”,作为一名腿脚不便的二级残疾人,靠着自己的努力,建场养牛3年来,已经实现年利润近30万元。他说,养牛的门槛很低,低到老弱病残都可以养;养牛的门槛也很高,必须要吃苦肯学。
吴和文为牛添草料
养牛当养娃,和每批牛“陪睡”20天
“目前圈里有96头牛,总买入价114万多元。除了2头母牛,其他都是育肥牛,大部分是四代西门塔尔。”“这头牛调皮得很,有时趁你不注意给你一口。”“这头牛体质不算好,能吃但长肉慢,准备好久淘汰了。”“这头牛是从平昌得胜买回来的,那头是从内蒙古买回来的。”“这头牛长得好看吧?当时花了7600元买的。”“这头也不赖,当时花了5500元买的,这几个月涨了2000多元了”……2月10日,拄着拐杖走在自家的牛棚里,吴和文对存栏的96头牛如数家珍,将每头牛的来历、长势、个性逐一向记者娓娓道来,偶尔轻轻地“赏”那些调皮牛一巴掌,或者揪住一头牛的鼻子看看是否正常。那场景,像极了慈父对待捣蛋娃。
“养牛要像养娃一样细心。”吴和文说,养牛一定要能吃苦,必须亲力亲为,对每头牛的性格要熟悉,这是他养牛3年来的主要心得。如何做到对每头牛的性格了如指掌?他的笨办法就是全天守在牛圈,白天护理,晚上“陪睡”。
和牛怎么个“陪睡”法?严格地说,就是在牛圈“听墙角”。吴和文说,良好的身体状况对于肉牛育肥非常重要,一般的症状在白天不轻易体现出来,如果白天体现得很明显,病情往往很严重了,因此,提前发现很重要。“到了晚上都睡下后,我一个人在牛圈里搭一把椅子坐着,不能开灯,因为灯光对牛有影响,不能体现出最原始的状态。”吴和文说,他就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牛圈里,听牛睡觉时喘不喘、听有没有咳嗽,咳嗽的话是否有痰,听牛大便的声音是否正常、听牛有无其他异常反应……如果听到某头牛有异常情况,他会摸黑在这头牛的槽头前放一截树枝、或者用粉笔做个记号,等天亮后再仔细核查。
到了白天,吴和文会重点查看头一晚做记号的牛,他的经验是“三看一听”:一看牛鼻子是否流鼻涕,二看牛的眼神是否有神,三看牛粪是否正常,重点听有咳嗽或喘的牛,无异常留到晚上继续听,有异常就对症下药。如今,晚上到牛圈“听墙角”已经成为习惯。每新进一批牛,吴和文就到牛圈“陪睡”20天,这已经成为他养牛的独门秘诀。
吴和文对每头牛的特点如数家珍
细节定成败,一个细节失误惨失9头牛
吴和文的这些堪称“痴迷”的举措,其背后有过惨痛的教训。那是2021年,独自养牛第二年的他,差点遭遇“灭顶之灾”。
“当时养牛场遭遇了口蹄疫,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等发现时病情已经十分‘陡’,对于发病的牛根本无能为力。”吴和文说,发病的主要是母牛和小牛,他按照专业人士指导的方法用药,但还是先后损失了9头母牛。有3头小牛眼看也不行了,他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加大剂量打了最后一针后,就扔到一旁山坡,心想如果死了就地埋了就行。隔了一天,已经不抱希望的他去山坡准备处理“后事”,结果看到3头小牛好好地在吃草,大喜过望的他事后总结得知,此前他用药的剂量轻了,所以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此后,他养的牛还遇到过结节、流行感冒等,心中有数的他都一一顺利应对过关。如果要说有什么经验,就是养牛要注意防病,防病的前提是要从日常饲养环节抓起,尽早发现尽早跟进,整个流程中必须注意细节。
例如养牛要喂养酒糟,巴中的肉牛养殖户的酒糟大多来源于五粮液或者泸州老窖等酒厂,名酒虽好,酒糟吃多了也有问题。吴和文发现,酒糟比例偏多的话,牛容易吃撑导致胀气,严重情况下可能致死,如果用合理的草料搭配则不容易出现这个问题;单个的牛圈最好不要修太大,自己目前修的通圈能装130头牛,虽然省事儿,但出现流行感冒等疾病,容易大范围传染,所以下一步还是得改造,起到隔离作用……总之,养牛需要注意的细节无处不在,得边养边学,边学边改进。
时间就是金钱,快速育肥舍得下本
“这头牛去年11月买入的,当时大概450斤,现在近600斤了。”“这头牛养了7个多月,再隔一段时间可以出栏了”……吴和文对每头牛的体重变化特别关注,他说,牛吃进去的是草,长出来的是钱,只要吃进牛肚子,就不怕“泡汤”。特别是对于育肥牛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如何让牛吃得好、长得快,和养牛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
“我场里的这些牛,每个月要吃3到4万元,但我从来不怕它们多吃,不管是酒糟、苞谷、草料,只要能吃进去,就能长更多的肉;长肉速度快,就能快速出栏,腾空圈舍后,又好养下一批。”吴和文说,他走的快速育肥的路子,对草料的需求量很大,他利用自留地、整治撂荒地等20余亩大量种草,用牛粪种菜,走种养循环的路子。他发现常吃种植的草料养分比较单一,一有时间就去割野草野菜给牛“换口味”。
通过精心管理,他仔细跟踪牛的体重变化发现,在气候适宜的3至6月,每头肉牛每天可以长3斤;在冷热天稍有影响,一般每个月可以长60至80斤,他饲养育肥牛出栏周期从通常的一年半缩短到一年,但是在饲料上的成本投入也较大,一般每头育肥牛的利润约3000元。2022年出栏近100头牛,纯利润约26万元。
吴和文夫妇在自家新建的住房前
门槛低要求高,养牛路上学无止境
在吴和文看来,养牛的门槛很低,比如他这样的残疾人一样可以依靠养牛赚钱;但是养牛的要求又很高,除了修建圈舍需要不菲的启动资金,养殖中也不能有丝毫偷懒,必须一直学。
1岁多时,因为小儿麻痹症导致右脚行走不便,作为一名二级残疾人,长期和拐杖为伴的吴和文自小能吃苦,肯学的他颇具生意头脑。曾在宁波开了22年的修鞋店,夫妻俩凭这个小店养育了4名子女,后来他独自回到巴中,先后在巴城开过洗涤公司、养过鸽子,从2018年开始,他开始接触养牛。
“我和巴州区鼎山镇的朋友搭伙养牛,他双手残疾,我腿不便,他是我养牛的良师益友,让我对养牛的技术有了很深的了解。”吴和文说,2020年,他在子女的支持下,用98万元启动资金开始了自己的养牛之路。建养牛场以来,他受到了残联、巴州区和曾口镇在金融、技术、防疫等方面的支持,他自己也一直坚持学习,除了从网上、书本上学,他还跑遍了巴中的规模养殖场,向同行取经。
“养的过程中自己可以把握,最后的销售环节更要多几个心眼。”吴和文说,他一般不和牛贩子打交道,主要是在重量上容易吃亏。曾有牛贩找上门,凭眼力估计肉牛的重量收购。吴和文觉得不靠谱,自购了磅秤要和牛贩子现场过秤。后来他自己到成都、重庆的肉牛屠宰场去联系,这些规模屠宰场的操作更规范,去年他有一次出栏36头肉牛,和对方约好时间后,拉牛的卡车准时到养牛场,过秤装车后,79.8万元转眼就打到账户。“我养了3年牛,感到养牛路上学无止境,我希望和同行一起分享心得,一起从这个富民产业中赚钱。”
新闻延伸
巴州区:推动首批5个肉牛产业重点乡镇优先发展
2022年,巴州区紧紧围绕“1+3”产业规划和“2+1”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从规划、方法、增量、责任、服务、政策等六个方面着力,把肉牛产业作为全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通过规划“一核两带三园百场千户”的肉牛产业布局,推行种养结合实施饲草种植增质扩面,采取药(果)草套种、开发利用“四荒地”种草等方式,全区示范种草超过3000亩;强化金融支持,已发放“川牛贷”7000余万元。
截至目前,全区有肉牛养殖大户及规模场191家,存栏1.65万头,肉牛出栏1.2万头。积极推动第一批肉牛产业重点发展乡镇鼎山镇、清江镇、水宁寺镇、梁永镇、凤溪镇优先发展和引领示范,建设秸秆饲料化利用示范乡镇2个,全区招引肉牛养殖项目投资超过8亿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初步形成种养结合、草畜配套、生态养殖、规模发展的现代肉牛产业格局。
化成镇:多举措推动肉牛产业链发展
新年伊始,为深入推动全镇肉牛产业发展,持续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巴州区化成镇分批组织辖区村(社区)支部书记、肉牛养殖大户、返乡创业人员,开展座谈、实地参观等方式,同时完善保障措施,推动肉牛产业链条的发展和完善。
为有效激发返乡务工人员养殖肉牛的信心,在春节期间,化成镇党委政府统一组织返乡人员深入化成镇黄东包牛场、大元种养专业合作社、四川塔子坪牧业有限公司实地参观场地选建、肉牛养殖和饲草储备等。同时,养殖业主对饲养经验、收益成效、前景谋划进行了互动交流,并对参观者提出的困惑与风险逐一进行了解答。
针对前期调研摸底所反馈的用地、建圈、选种以及资金短缺等问题,化成镇级各部门逐一做了回复,并明确专人专门办理,镇畜牧站蹲点提供技术指导,实行包保责任机制;农商行化成支行因户制宜量身定制了四种信贷模式,最大限度的满足养殖户的资金需求。镇政府牵头组建了化成镇肉牛产业发展协会,大力发展“协会+大户+农户”的模式,做到信息共享、资源互通、风险同抗、抱团发展。
记者手记
“痴迷”中的专注与付出
养牛3年,依靠自己和子女们帮助的98万元启动资金,加上本地金融支持,目前吴和文的养殖场固定资产已达300万元;他投资入股的洗涤公司也在正常运作,每年获得的场地租金和分红足够生活所需。但是这个一瘸一拐的身体并没有“躺平”,全年365天在牛圈忙碌。
其实吴和文有“躺平”的资本:由于一直对子女教育非常重视,他的4名子女均学业、事业有成,女儿、儿子、女婿中不乏名校硕士、博士、外企职工、厨师长。妻子范菊华为了支持他的事业,选择在宁波留守修鞋门市。范菊华说:“他万一整亏了,我们还有个小门市保底,等他成功了,就是我该回来的时候。”
虽然在当地聘请了2名工人,但是每天早上6点,吴和文准时到牛圈,一忙就到傍晚,晚上还要不定期地守夜“听墙角”,近乎“痴迷”的背后,是吴和文自己的人生哲理。自嘲没读过多少书的他说:“人不要东一下西一下,看准一件事就要舍得钻研,要老老实实干好。”
吴和文说,虽然养牛辛苦,但他从中感到一种单纯、满足的快乐。由于身体状况不佳,他计划再养几年至55岁时退休。新年伊始,他已经规划好了今年的重点工作:把目前的大通圈按照标准化改小;水源方面要升级,以满足以后用水需要;探索建设牛圈的热水系统,计划在寒冬给牛供应热水……
持之以恒、精益求精、专注肯干,这些特征组合在一起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工匠精神”。常人眼中最普通的养牛,吴和文却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内,将之做到了极致。我们坚信,正是众多具有这一优秀特质的巴山儿女,将把巴中肉牛产业做大做强,推动我市乡村振兴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