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日报】“三位一体”抓实脱贫攻坚

——巴州区打好脱贫摘帽“组合拳”

【来源: 巴中日报 吴江】【点击举报】

   今年以来,巴州区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统筹推进以危旧房改造、庭院经济万元增收、庭院形象提升工程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建设新思路,因村制宜,因户施策,打好脱贫摘帽“组合拳”,争当脱贫攻坚“排头兵”。目前,全区改造危旧房9124户,1.8万户贫困户启动实施了万元增收工程,入户路建设约200公里。

  全面实施农房改造

  确保住房安全

  巴州区今年要实现脱贫摘帽,安全住房建设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从任务户数看,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25169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新建住房保障9091户,其余的16078户中,大多数属不安全住房,必须通过农村危旧房改造解决。再加上初步统计的非贫困户不安全住房2万余户,全区危旧房改造任务接近4万户。

  5月17日,《巴州区农村危旧房改造实施方案》印发,明确了农村危旧房改造原则、改造对象、改造政策、改造资金、质量监管、进度要求等。“对已有安全住房还存在危旧房的,一律拆除;对无安全住房现有危旧房属D级危房的拆除重建;对现有C级的不安全住房实施维修加固。”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未纳入易地扶贫搬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C级危房维修加固,按照1.4万元/户的标准予以补助;对D级房屋进行拆除重建的,财政按户均3万元标准安排资金。同时,建立住房信贷风险基金1240万元,为贫困户提供“两免一补”的专项贷款。

  巴州区各乡镇和区级部门以农户房屋危旧状况、建房条件、农户改造意愿和自筹资金等为重点,扎实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化成镇长滩河村村民赵玉龙属建档立卡贫困户,修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房屋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2016年11月被鉴定为C级危房。“今年政府出钱帮我改建了入户道路、粉刷了墙壁、做了排水沟,厨房也变新了,以前破旧的老屋变成新房子一般。”赵玉龙说,改造维修住房,政府出资1.4万元,他自己仅花了4000多元。

  在改造住房中,巴州区还非常注重质量,区委书记张平阳说,“决不能做成‘豆腐渣’工程。”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危旧房改造9124户,其中贫困户7423户。

  鼓励发展庭院经济

  夯实增收基础

  解决“两不愁”的核心在产业增收。巴州区委、区政府在完善“区有示范园区,乡有产业基地,村有当家产业”的基础上,鼓励农户发展庭院经济万元增收项目,因户因地制宜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加工、小商业等到户产业,引导和帮助有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2至3个增收项目,实现年户均项目收入1万元以上。

  记者在枣林镇牌坊梁村一份2017年“万元增收工程”补助资金发放表上看到,该村今年仅发展土鸡养殖的贫困户就有60户,养殖土鸡3000余只。村里贫困户免费领取鸡苗,还收到9万余元的补助资金。同时,该村积极引进业主发展以皂角、丹参为主的巴药产业和葡萄种植,建立专业合作社,吸引贫困户以土地、产业扶贫周转资金等入股,优先照顾贫困户在园区务工,实现“支部+农户”“园区+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产业发展模式,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目前,全村已种植巴药500亩、核桃200亩,覆盖贫困户105户。

  根据全区实际情况,巴州区规划实施“万元增收工程”的贫困户共18682户63709人,平均实施比例占总贫困户数的74%,预计增收1.86亿元,贫困户人均增收2919元。据不完全统计,已有97%的贫困户启动了该项工程,创新建立“双金”入股三次分红、抱团就业、土地流转获利、劳务反承包等利益联结机制,做活全区“万元增收工程”,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在兑现当年脱贫户人均800元产业发展到户资金的基础上,巴州区还按照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500元的标准,安排产业发展奖补资金。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基金3500万元,贫困户将贷款用于自主生产发展、入股经营主体等,获得稳定收益。目前,全区已放贷3869笔1.6亿元。

  大力整治庭院形象

  涵养文明风气

  村民的钱包鼓了,居住环境也应改善好。巴州区坚持以“四个好”为导向,着力提升农村整体形象,提振村民精神状态。

  按照“一户不漏”的原则,对全区聚居点外所有散居农户实施入户路建设,从农户家门口反向规划50米左右,铺设水泥路、石板路等,实现“庭院无泥”。

  在平梁镇新桥河村,一条条水泥道路延伸到农家、一座座村居小院干净整洁。“以前要从房后的小路爬坡十分钟才能走到公路上。”村民姜从明说。今年7月初他家的入户道路修通,逢年过节子女直接把车就开到屋前了。

  整治庭院形象,淘汰房前屋后杂树、灌木、竹林等,加强阴阳沟、院坝的整治,组建义务保洁志愿队285支,3000多名志愿者服务于各村聚居点,教育引导群众保持环境卫生。全区帮扶干部帮助贫困户对室内物品摆放规范整齐,分类叠放衣物、棉被,房前屋后铲除杂草,农具摆放有序。建立日常巡察机制,各乡镇、村每月对农户环境卫生情况开展评比活动1次,促进农户养成文明卫生习惯,实现环境卫生“洁净、清新、有序”,以环境卫生整治作为推动新家风形成的抓手。

  改变精神面貌。组织开展“感恩奋进、脱贫光荣”教育,提振贫困群众精气神,在各个村主要进出口、农户院落墙面等醒目位置规划、植入、建设一批反映村风民俗、传统文化、孝道文化、家风家训家规、感恩奋进等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的文化墙。完善“区、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建设,开展送文化下乡等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今年全区已组建文艺队伍200余支,参演人员3000余人,演出200余场次,受益观众达20万人次。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7014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