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在天花山腰宽阔的水泥路面上行驶,进出村的货车、轿车、摩托车不时从一旁驶过。路边田地间成片的皂角树绿意盎然,地块尽头,几间白墙青瓦的房屋逐渐清晰,一面国旗高高飘扬,巴州区花溪乡天花村村部到了。
谈到眼前这些变化,天花村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说起一个人来——第一书记廖孝才。
2015年8月,巴州区食药监局办公室副主任廖孝才来到花溪乡天花村担任第一书记。近两年时间里,他深入村社干部群众中,宣传政策和法律,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在区级有关部门间积极奔走,寻求支持和帮助。短短两年时间,在他和村“两委”班子、全体村民的努力下,天花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群众服务的带头人
一到天花村,廖孝才就坚持吃住在村。开展富民强村调查、宣传党的惠农政策、交流现代农业理念……一个多月时间,他走遍了全村家家户户。
通过走访座谈,他发现天花村党组织比较软弱,于是决定把深化党建工作、凝聚民心作为村里精准脱贫的第一抓手。通过多方协调,他为村里争取资金20余万元改造村部阵地和卫生站,购买办公设施,更新党员远程教育设备。仅几个月时间,天花村村部办公阵地、卫生站面貌一新,党员有了专门的活动场所,村“两委”有了规范的办公室,村民办事和看病更方便了。许多村民外出时都放心地将存折、钥匙等重要物品存放在村组干部处,干群关系明显改善。
为民办实事的贴心人
“廖书记要求我们做到的,他一定自己先做到。”62岁的村主任陈中华感叹。
地处通江、平昌、巴州区交界处的天花村,基础设施长期滞后。廖孝才从问卷调查中了解到,村民反映最强烈的就是出行难和看病难问题。
要致富,先修路。廖孝才多次回单位专题请示汇报,先后硬化村组道路9.9公里,打通断头路0.5公里,村民出行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随着道路的硬化,两辆农村客运专线车进村到户,农资、电器等生产生活用品直接到户销售,农副产品再也不愁销不出去了。
老党员谢清育经常和廖孝才交流村里的事,他记得廖孝才做的每一件事,“廖书记心中有百姓,是为百姓办实事的贴心人!”
脱贫奔康的开路人
长期以来,天花村实行传统耕种,收入极低。为改变这种现状,廖孝才结合全区规划,积极对接中药材发展公司,发动村民规模种植皂角和丹参。
丹参种植对土地酸碱度有要求,廖孝才就和药业公司技术骨干一起,用仪器一块地一块地测,对不适合栽种的地块坚决不栽种。为了形成竞争优势,他不怕麻烦,组织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与药业公司谈判,为村民争取最大利益。有村民担心前期投入多、风险太大,他又协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万元,垫付丹参皂角种苗款。对于还有犹豫的村民,他多次进组入户给大家算账,进行政策宣传。最终,成功发动村民种植丹参50余亩,栽种皂角500余亩,点亮了村民脱贫奔康的希望。
李明亮、熊华创办生态养殖场,廖孝才多次帮助他们到相关部门咨询政策;李卫东、谢飞创办的生态养鱼场缺发展资金,他多次与信用社协调贷款;李勇养的土鸡滞销,他积极跟各大超市、饭店帮助对接。经他提议,村“两委”为每一个回引企业确定了一名对口服务联系人,定期走访服务。短短几个月,天花村回引创业人员5人,创办企业3家,回引创业资金300多万元,带动20余户贫困户脱贫增收。
天花村大力发展产业,让有过沙参种植经历的谢仕平感触很深:“我以前种沙参没技术,廖书记来后,帮我们做规划、找项目、资金,还教技术,他是我们脱贫致富的开路人。”
和廖孝才交谈,听到最多的是一个“实”字。他说,作为第一书记,就要为村民办实事,让村容村貌有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