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晚,巴中市广播电视台《记者调查》栏目播出“栖身窝棚长达五年 寨子包村民盼新房”节目,指出玉堂街道寨子包村自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以来,至今仍有个别农户居住在窝棚、板房、危房之中等问题。针对节目反映的问题,区委区政府及相关责任单位高度重视,迅速采取有力措施,自查自纠、落实整改,全力保障群众住房安全。
近日,记者来到玉堂街道寨子包村看到,此前居住在板房的吴太志一家,在村两委的协调下,已经搬进了一处干净整洁的三合院,电视沙发等家具一应俱全。“现在搬进来在这里住,风也吹不到雨也淋不到了。”村民吴太志高兴地说。
玉堂街道寨子包村党总支书记杜永红表示,杨静香夫妇也已经住进了一处临时安全住房。为了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村里还组织了专业的施工队伍对之前的板房进行拆除。
在保障好吴太志等村民临时安全住房的同时,玉堂街道办事处也迅速组织了施工队伍,启动了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中未建设的18户村民的住房,目前已进入地基基础施工阶段。“我们争取在三四天内结束基础工程,四天过后进入主体工程施工,之后还要继续增加工人数量,把工程做好,让老百姓早日住上安全的新房。”施工负责人王天翼说。
为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玉堂街道成立了质量监督小组,坚持高要求、严标准,严把房屋修建质量关,确保在7月中旬完成房屋主体建设。“两个月就能把新房子修起,心里也是非常开心的。”村民杨静香说。
玉堂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张忠书表示,“按照区委的要求,玉堂党工委高度重视,迅速整改,将23户其中的一户采取货币安置的方式解决安全住房,另外22户中的18户房子正在修建,待7月中旬修建好后,一并采取摇号的方式来解决安全住房。”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区委区政府针对《记者调查》栏目所反映的问题,在全区范围内立即开展自查自纠、深刻剖析。目前,相关职能部门已对全区困难群众住房问题进行走访摸排,确保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