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罗镇七孔村第一书记李飞:群众致富带头人 脱贫攻坚争先锋

【来源: 巴州区融媒体中心 余秋柏】【点击举报】

       在2020年度巴州区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榜上有这样一位人,他在两年多的驻村帮扶工作中,走遍了大罗镇七孔村的每一个角落,真蹲实驻、听民所想、解民所惑,践行党员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他就是大罗镇七孔村驻村第一书记李飞,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他的帮扶故事。

       大罗镇七孔村位于巴州区东南部山区,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差,信息闭塞。国家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之前,群众没有固定收入来源,致富无门,创收无路。2018年8月,在区人民法院担任法官助理的李飞被选派到大罗镇七孔村担任第一书记,助力该村脱贫攻坚工作。

       李飞说,18年来到七孔村时,村上没有产业,路没有硬化,聚居点路灯也没安装,老百姓生产生活也确实很不方便。

       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加群众收入,是摆在李飞面前的最大的难题。七孔村虽然在2018年通过了国家脱贫攻坚验收,但脱贫质量不高,基础不牢,李飞想尽了办法。

       李玉华是七孔村有名的贫困户,由于体弱多病、缺乏资金和技术,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收入有限,一家人过着非常拮据的生活。

       如何不让“病根”变“穷根”?作为党员干部,李飞认为必须通过党建引领,才能激发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于是,李飞想到以李玉华一家作为七孔村的党员工程示范户,通过帮助他们发展家禽养殖,带动周边群众致富。但多年来该党员工程示范户养殖规模较小,不成气候,无法起到带动作用,也无法发挥党员示范工程的作用。
    “针对李玉华家里党员示范工程的现状,村上干部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鼓励他把生产规模扩大。”李飞说,同时,还多方争取政策,给她争取了一定的资金,并请镇上农技站的专家教她如何发展她的养殖业。

       2020年4月,李玉华一家通过政策的扶持,一次性将养殖规模扩大到了1000多只,全年可出栏鸡、鸭、鹅2000多只,让他们完全摘下了贫困户的帽子。

       李玉华说,现在自己养了六头猪,养了三千多只鸡,儿子媳妇出去打工,一年有十几万块钱,日子越过越好。

       任职两年,李飞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如今,村里一条条水泥路阡陌纵横,四通八达,一盏盏路灯给村民带来了光明,更温暖了村民的心。在李飞的带领和七孔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大家的生活蒸蒸日上,还多次受到了上级政府的表彰,李飞也被评为2020年度全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李飞说,接下来,将和村两委一起带领广大群众继续发展种养殖业,增加他们的收入,吸引在外的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增加群众的就业岗位,也增加他们的收入,确保群众脱贫不返贫。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87

蜀ICP备17014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