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光荣户”赵金邦:编织“循环经济圈” 走上小康致富路

【来源: 巴州区融媒体中心 余秋柏 王灼华(实习)】【点击举报】

  他年近古稀,在大山里编织了农家“循环经济圈”,逐步趟出了小康致富路,完成了从深度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的蝶变。他就是天马山镇的赵金邦,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他的脱贫故事。

  记者看到赵金邦时,他正在给牛喂草,2014年被识别而为精准贫困户,当时还依靠政策支持和自给自足过着异常拮据的日子。

  赵金邦回忆,2014年前,家里四口人只有两间房子,养公猪前自己的眼睛也带了残疾,家里老伴还患有气管炎,全家的收入全依赖种庄稼和养牛。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赵金邦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未停歇。2016年在政策的支持下,他建起了养猪场。眼看“丰收”在望,一场疫病突袭,致富梦想成空,让本就贫寒的家庭雪上加霜。

  养猪失败,他就开始养起了牛。赵金邦从自家两头耕作牛上做文章,从最初的几头增加到十几头,每头小牛也卖出了一万多元的好价钱。除了养殖以外,赵金邦的儿子还赴外地学习酿酒技术,在自家门口办起酿酒厂,从最初的贫困户变成了现在的致富带头人。

  赵金邦说,今年养了十六头牛,家里又在酿酒,经济收入一年有十五六万,生活是越来越好。“在下一年我还要继续多养牛。”赵金邦笑着说。

  面对贫困,赵金邦没有坐等帮扶,而是千方百计谋发展。不等不靠的赵金邦,依靠自己双手实现了致富梦。脱贫致富不忘感恩,赵金邦改变自家的同时,也时刻挂怀着邻里乡亲,他从周边收购高粱、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带动大家搞生产,同时不断扩大规模带动更多人致富。

  “要过上好的生活、经济来源宽敞点,光靠国家也不可能,我们(要)自己努力、自己发展。”赵金邦说。

  天马山镇金石村支部副书记刘仕贵介绍,他们带动了整个村的发展,特别是对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包括非贫困户都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村子的发展现在也比较好。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87

蜀ICP备17014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