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区:特色农业跑出“加速度”

【来源: 四川新闻网 杨智林 雒艳】【点击举报】

  “目前正是姜黄生长的季节,除草、施肥一步都不能少,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日前,巴州区大和乡岗石村现代农业产业园里,园区技术管理人员吴平为种植户讲解姜黄管护知识。

  之后,村民在吴平等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学习除草、垒土、覆膜。据了解,该产业园从种植开始,技术人员全程指导,村民们受益匪浅。

  “我以前在外打散工,老婆在家带孩子,家里经济比较困难。现在我们夫妻俩都在现代农业产业园里干活,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村民刘毅他告诉记者,有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后,村民们不用外出务工,在家乡就可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可观的收入。

  岗石村依托龙头企业发展道地药材,通过流转土地、集体经济分红、家门口务工等途径,吸引当地群众参与产业发展,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有效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63岁的村民谢大海说:“以前在家,只能种些土地,辛苦了一年,也攒不到钱。现在日子好了,在家既可以赚钱又可以顾家。”

  大和乡去年以来,流转土地2500亩。其中,全乡贫困户流转土地1200余亩,解决365户贫困户就近就业务工,实现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和企业务工人均增收1500元。大和乡副乡长孙国锋微笑着告诉记者:“看着村民的生活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心里很舒坦。”

  通过大力发展道地药材为主的特色农业,岗石村去年成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111户贫困家庭279人已经如期实现了脱贫。为了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资源,发挥特色农业效益,产业园内以果药套种和药药套种相结合,规划建设道地药材初加工厂,延伸特色农业产业链,提升品牌影响力。

  巴中市道地农产品粗加工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昌志告诉记者,加工厂8月初就准备投产,建成投产后每天的消耗能力大概在50吨中药,整个营运以后,可以极大地缓解周围农户采收中药材的时间压力和资金压力。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岗石村的变化只是我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巴州区共新种植中药材2.5万亩,围绕枳壳、丹参、白芍三个主套品种,扎实推进七个万亩连片种植区建设,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1500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2600余人。

  “我们在做大做强基地规模的同时,做好产地粗加工,产品研发和仓储物流体系建设。”谈及对下一步的发展,区巴药产业发展局副局长张乐君信心十足的说,将进一步完善全区道地药材全产业链发展体系,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

  农业兴,则百业兴。近年来,巴州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四大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全区上下聚焦主业、深挖特色、快上规模、突出效益,中医药产业规模逐步扩大、结构逐步优化、品牌逐步唱响、效益逐步提升。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7014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