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巴州区:产业扶贫挖“穷根” 柑橘树结出“致富果”

【来源: 四川在线 张浩天 张懿嘉】【点击举报】

  “自从村里有了致富产业,收入一年比一年多,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好了。”6月初,在巴中市巴州区曾口镇椿树村的柑橘产业园里,脱贫户蔡秀昌一边忙着为柑橘树喷洒农药,一边聊着自己近年来的生活变化。

  蔡秀昌告诉记者,因老伴患有高血压和小脑栓,使得他们放弃外出打工,返乡疗养,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压在了64岁的蔡秀昌身上。前几年,她将家里的土地流转出去,平时在果园里务工,一天能挣到百来块钱,加上土地流转费,每年收入一万多元。

  椿树村位于巴州区东北部,全村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共有土地1200亩,林地1100亩。由于耕地面积少,住户分散,土地零碎,一直以来产业始终是制约村里发展的瓶颈。“前几年,村里的青壮年都选择了外出务工,家中留下的基本上都是上了年龄的老年人,土地荒废率高达70%。”椿树村党支部书记冯太平回忆到。

  产业兴旺,才能富民强村。为摆脱“穷帽子”,椿树村深挖生态、区位和资源优势,通过招引人才返乡创业,引进承包商成立了农业公司,利用村里的荒山坡地开展发展柑橘种植。同时,采取“农户+合作社+企业”的农业托管经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就业、产业分红等途径,将贫困户吸纳到产业链中,使其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依托产业谋求脱贫致富。

  为普及柑橘种植技术,椿树村还聘请专业农技人员下到田间地头,开展柑橘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培训,解决贫困户缺技术的问题。“每季度村里都要组织开展柑橘技术培训,大部分果农和贫困户都来参加学习。”农业公司的负责人苟琳介绍。

  截至目前,已带动全村76户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村民们切实享受到了产业发展的红利。

  “虽然我干不了重活,但现在到园区打工,收入比以前多了不少,尝到了甜头,以后肯定也会越来越好。”年逾古稀的李元明已经在园区务工三年多了,原本拮据的一家逐步从困境中走了出来,生活有了起色。

  如今,随着果树挂果,柑橘丰收在望,蔡秀昌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脱了贫,老伴的病情也越来越有了好转,她也展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谈到未来的日子,蔡秀昌信心满满。“我把果园当成自己的家,现在脱了贫,以后还是要继续奋斗啊。”

  近年来,椿树村通过大力实施产业扶贫,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为该村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不断地探索下,昔日的穷山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椿树村已连片发展各类产业800亩,建设聚居点2个,新居132套,村里的7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98人均已经实现了脱贫。小小的柑橘释放出了巨大的产业能量,逐渐成为该村脱贫攻坚的新动能。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7014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