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宁寺镇:干群同心战旱情 病险塘库焕新生

【来源: 巴中融媒【点击举报】

  难题

  因天气干旱,巴州区水宁寺镇29口病险塘库无法正常蓄水,导致2366名群众面临饮水、灌溉难题。

  解题

  巴州区人民政府第一时间下拨专项款项;水宁寺镇商定通过“财政补贴、众筹捐赠、集体补差”三个一批的方式,让整治工作有了清晰路径。

  转变

  当地群众不仅众筹资金,还带上铁锨、推着斗车,自发参与病险塘库整治,让“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以前塘库漏水,天旱时庄稼浇不上水,牲畜吃水都犯愁。现在修好了,我们心里踏实多了!”8月25日,在巴州区水宁寺镇的田间地头,村民们望着蓄上水的塘库,脸上满是笑意。此前,当地遭遇旱情,29口病险塘库无法正常蓄水,2366名群众面临饮水、灌溉难题。如今,这些塘库经整治后重新“上岗”,不仅解了群众燃眉之急,更书写了基层治理中“政府有为、群众出力”的动人故事。

  旱情发生后,巴州区人民政府第一时间下拨专项款项,如同“及时雨”般为塘库整治提供资金保障。水宁寺镇迅速行动,以“群众诉求大起底”为抓手,通过“社情民意联系日”“有事找纪检、解决靠组织”等举措,累计收集群众诉求361件,其中74件涉及人畜饮水问题,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镇快处中心牵头,组织水利岗工作人员、村(居)干部和受益群众召开坝坝会,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商量治理方案,明确各自责任,敲定资金来源——通过“财政补贴、众筹捐赠、集体补差”三个一批的方式,让整治工作有了清晰路径。至此,一场全民抗旱“大会战”拉开序幕。

  不同于以往“政府干、群众看”的模式,此次水宁寺镇群众主动扛起了“主人翁”责任。大家没有坐等“送水上门”,而是带上铁锨、推着斗车,自发奔赴塘库整治现场。各村党支部书记带头捐资,村民纷纷投工投劳,不仅让“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理念深入人心,更让“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新时代焕发光彩。“政府给我们备好了材料,我们出点力是应该的。修好塘库大家都受益!”一名来自水宁寺镇新庙村的村民说。

  如今,29口病险塘库整治全部完成,塘库重新恢复了蓄水功能,2366名群众的饮水和灌溉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田间矗立的“感恩碑”,不仅记录下干群同心抗旱情的动人场景,更成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的生动注脚——政府精准对接民生需求,把群众的“头等大事”放在心上;群众主动参与建设,用双手共建美好家园,双向发力之下,汇聚起了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87

蜀ICP备17014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