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路+解渴水” 双管齐下破解发展难题

【来源: 鼎山镇 】【点击举报】

  8月的清晨,阳光初照,巴州区鼎山镇首市村的蔬菜产业园里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20多名村民正趁着清晨的凉爽时段,争分夺秒地采摘豇豆。不一会儿,一筐筐新鲜饱满的蔬菜就被装上货车,运往巴中黄家沟农贸市场。

  “现在每天能有2000多斤的产量,这可全靠‘保苗水’救了豇豆苗子!”业主冯翠华一边擦着脸上的汗水,一边难掩喜悦地说道。豇豆已经采摘了1个多月,按照最低2元/斤的批发价计算,纯收入已接近20万元。

  “管道引水+道路拓宽”同步

  偏远村有了“致富路”和“解渴水”

  冯翠华提到的“保苗水”来自鼎山镇龙洞沟水库,一座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小型水库。首市村辖9个村民小组,耕地3800余亩,在这片七沟八梁的丘陵地带,遇旱缺水导致庄稼减产成为常态,虽然该村距鼎山镇龙洞沟水库10余公里,但水库水只能通过70年代修建的渠堰润泽到首市村4个小组的部分耕地。

  转机出现在2022年,因年产1.4万头的巴山肉牛标准化育肥场项目正式落户首市村,该村以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同步启动道路拓宽和管网铺设工程。

  总投资达292.5万元的取水管网新建项目更显巧思。“安设一条长达10余公里的水管和一台潜水泵,将龙洞沟水库的水引至首市村育肥场,沿途预留3个智能取水口。手机一键启动,水库水就引到村里来了。”首市村党总支书记苟立介绍,从2023年底竣工至今2年,该管道已引水6次,引水量达1500余立方米,灌溉良田500余亩。

  与之配套的道路拓宽工程更显实用。首市村原有道路弯急路窄,大货车通行成问题。通过189万元产业道改造项目,4.22公里主干弯道拓宽,1.285公里社道升级改造为5.5米柏油路。“现在30吨货车能直达牛场,运输成本降了10%。”苟立算了一笔账。

  “赈济+致富”双赢

  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既利当前又惠长远

  首市村党总支副书记苟启勇介绍,村“两委”非常重视这两个项目的实施,2023年7月,在区发改委、鼎山镇党委、鼎山镇政府的领导下,严格按照以工代赈方式来推广实施,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宣讲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依法依规选举出理事会,敲定了项目实施、劳务报酬发放、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设置等方案。

  “我们组建专班,走村入户广泛宣传政策、岗位及待遇,激发全村群众参与项目实施的热情。”项目理事长许期金介绍,通过全面摸排全村劳动力情况,建立“首市村产业道专用道及取水管网项目用工信息台账”,全村共有130人报名愿意参与务工,其中脱贫户22人、低保户16人、残疾户3人、易地搬迁户9人,特殊群体达到50人,项目组优先安排脱贫不稳定户、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众参与,确保政策惠及目标人群。此外,项目组还结合道路建设、管网安装的建设内容以及村民的年龄和技能情况,按照“能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能组织当地群众务工的尽量不用专业施工队伍”的原则,科学设置土方作业、材料运输、辅助技工等适宜岗位。在施工中嵌入短期实用的岗前技能(如简易砌筑、管道连接、抹灰浆、水电安装、机械辅助、支模)和安全生产培训,并推行“师带徒”模式,让群众在实干中提升能力,保障工程质量和进度。

  “我在宁波建筑工地支模30多年,属于技术工种,一年能挣10万元左右。”首市村村民张国平今年58岁,原打算干到60岁才回家,但2021年父亲的一次检查彻底打乱了他的美好计划。“父亲79岁时,被检查出患前列腺癌,他只有我一个儿子,我不得不回家照顾他。”失去稳定收入来源,同时还要支付高昂的药费,张国平这个技术响当当的支模工人只能靠打零工赚钱。“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还方便照顾老人,这是以工代赈给我们老百姓带来的好处。”张国平说,他在项目上担任支模的技工,工资260元/天,当月结算,从不拖欠。另外还当师傅,负责给村民培训技术,“张师傅”在家门口既挣到了钱又备受尊敬,曾经一脸愁云的他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类似张国平一样,因家中老人生病被迫返家的当地群众有10余人。”项目理事长许期金说,他们都被优先安排进了施工队,享受到以工代赈政策带来的温暖。

  2023年底,首市村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实施的道路水网建设项目顺利通过验收。两个项目按计划实施481.8万元资金,共组织本地劳动力70余人参与务工,共通过“一卡通”发放劳务报酬38.71万元,人均增收3000余元,共培养水管安装、支模等“土专家”13名,开发了道路清扫、维护及水管网管护等公益性岗位7名。

  通过推广以工代赈方式高效实施的道路、水网建设项目,铺就了“致富路”,引来了“解渴水”,招引蔬菜产业、生猪养殖等企业3家,促进了巴山肉牛标准化育肥场项目加快推进,预计8月底投产。鼎山镇党委书记马永刚表示,“实施以工代赈的推广方式,既促进了当地群众增收,又有效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实现了‘夯基础、促就业、提技能、联产业、惠民生’的综合效益。”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87

蜀ICP备17014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