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区探索建立“三大机制”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来源: 巴中日报 钟云川】【点击举报】

       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役中,巴州区教育科技和体育局积极探索建立“三大机制”,大力开展农村创业及产业带头人培训,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致富带头人、“土专家”“田秀才”,引领全区农民创业致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9年1至10月,巴州区教科体局深入连片扶贫开发区12个乡镇20多个村,举办专题培训40多场、理论知识课90余学时、实践操作课150余学时、2000余人次参培参训。

       品牌建设机制

       “名师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通过调研摸底,充分征集各地的意愿需求,巴州区教科体局聘请有资质信誉度高的专家,组建种植、养殖、中药材等3个专业培训队,培训教师既有丰富理论知识,又有长期的实践经验,既是种植养殖大户的老朋友,又是农村干部和群众的贴心人。充分发挥名师效应和群众信任的优势,大力宣传现代农业理念,推广新型农业技术,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水平,让群众真正掌握脱贫致富技能。

       平梁镇八王村村民陈以华,今年66岁,年轻时在广州、苏州等地打工,现在年纪大了,想在老家发展养殖业。家人听说他的想法后,都一致反对,亲戚朋友、村民也给他泼冷水,但他始终不甘心。今年4月份的农村创业及产业带头人培训让他抓住了机会,遇到了巴州区饲草饲料站的董成俊老师。当陈以华听到“蛋鸡,一年近300天都要下蛋”时,瞬间眼前一亮,开始有了养蛋鸡的想法。课后,他拉着董老师的手咨询起了养蛋鸡的“秘方”。后又请畜牧局的专家和董老师一起实地考察论证。听了专家的建议,陈以华吃下了定心丸,开始搭圈舍、买鸡苗、买饲料,干起了养蛋鸡的事业。

       陈以华的养殖业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鸡苗生病,妻子不热心,邻里冷眼旁观,但他搞养殖的心却没有动摇,隔三差五就往畜牧局里跑,办公室的人说他都是常客了。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陈以华的养殖之路逐渐步入轨道,圈棚里已经有1000多只蛋鸡。现在才刚刚见到起色,周围的村民就忙着来请教,他也不客气地当起了老师。在陈以华的心中还有一个梦想:组建八王村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要为合作社取一个响亮的名字,还要注册一个商标。

       巴州区教科体局还充分利用“农民夜校”这个平台,精心锻造“固定课堂”“田间课堂”“互动课堂”“空中课堂”等品牌课堂,在村民中形成了聚集效应,贴近村情、贴近农民、贴近产业、贴近现实的教学方式更是受到了种养大户、专合组织成员以及村民的热烈欢迎。

       在鼎山镇龙头寨村、北门村“农民夜校”开展的“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幸福美丽巴州”培训活动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农科专家章小平、朱君章讲解的案例典型生动,场上互动活跃,掌声笑声不断。提问环节,村民们争先恐后,解答释疑精准到位、简明扼要。随后,专家走进农家庭院、种养现场、田间地角,实地讲授指导,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虽是农忙季节,却无一人提前离开。

       四川省科技扶贫在线平台是为贫困户、种养大户等在线提供快捷、实用的生产信息技术服务的平台。八王村的黄家政老师每天奔走在村里,了解收集种植养殖户的问题,详细记录,及时上传在线平台,专家回复后立即反馈给户主,一个问题往往要来回反复几次,他总是不厌其烦,持续跟踪,电话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去现场拍录视频,然后亲自到在线解答专家那里去请教,直至农户问题解决。

       2019年上半年,黄老师共为八王村种植养殖户征集了126条问题信息,专家均在24小时内给予回复,挽救种植养殖户急、重、危事件12起,及时解决了核桃掉果、葡萄开花不结果、仔猪白痢病等技术难题,为种养户挽回损失数十万元。

       人才培育机制

       为强化队伍、增强活力、激发干劲,巴州区教科体局定期对种养大户、专合组织领头人、成教教师、乡镇科技管理干部、科技辅导员开展业务培训,通过业务培训、远程教学、“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为各地培养农林渔牧以及中药材种植方面的“土专家”“田秀才”。目前,全区有各类“土专家”200余名,专兼职成教教师50多人,科技信息员200多名。

       与此同时,把有较强市场意识、科学文化知识和经营才能的农村实用人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采取理论培训、实践锻炼、政策鼓励等一系列措施,引导和支持他们发展产业,带领农户共同致富。大河乡界牌村党支部书记李荣华把带领村民致富作为首要目标,大力扶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帮助返乡大学生创业。如今在界牌村“小有名气”的何九江,就是众多返乡创业大学生中的一员,他采取“电商+农户”的模式,在村里创办了“优土农”“施小厨”等电商品牌,经营当地农户生产的土货,带动全村40余户村民农产品进行网上销售。

       技术帮扶机制

       为全方位、高效率免费为农户提供技术帮助,及时解决业主的困惑,竭诚服务农村产业发展,巴州区教科体局结合各地产业实际,制定专门的技术帮扶机制。

       现场培训。讲师团定期和不定期深入现场开展业务培训,集中授课与分散讲解相结合,现场答疑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充分满足农户需求,提供“点餐式”服务。近5年,共推广农业生产先进实用技术20多项,组织各成人教育学校开展产业带头人和创业培训1万余人次;深入连片扶贫开发区开展技术培训巡回示范授课150场次,500课时,受众1万余人次;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万余人次。

       远程指导。通过电话、短信、QQ、微信、Email等通信技术与专家一对一交流,提供百姓互动咨询、留言解答、视频讲释,为群众排忧解难。巴州区科技扶贫在线平台专家骨干、成教教师和管理干部为全区贫困村、贫困户、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合社及涉农在线商家提供快捷、实用的生产技术服务,支撑产业发展,助力精准脱贫。仅2019年上半年就解答技术咨询1600余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数百万元。

       信息服务。密切关注动植物病情动态,把握种植养殖技术前沿,及时了解市场信息,筛选、编印有针对性、有实用价值的科技信息手册,每月至少一期。通过网络,及时发布信息,如遇非常时期和重大疫情,做到随时提醒,及时强调,时时防控。关注季节性农产品上市情况,通过网络和新闻媒体,面向社会推荐,拓展市场销售渠道,解决种植养殖户燃眉之急。注重宣传推广各地成功典型经验做法,引导有实力的商家投入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订单式农业,解决农村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近2年,共编印信息手册30多期,发布信息500多条,深受农户欢迎。

       巴州区在探索品牌建设、人才培育、技术帮扶等三大机制中,进行了大量的尝试,积累了有益的经验,赢得了广大干群的认可,为推动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做出有效的探索。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7014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