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果香橼近期大量出现 有毒!别乱捡、别乱吃

【来源: 成都商报 巴中融媒 】【点击举报】

香橼。(资料图)

路边的银杏果。(资料图)

  寒露过后,街边道路旁、公园的草丛里会出现一种圆圆的黄色小果子。这些果子就是银杏果,人们常称它为“白果”,认为其营养丰富,捡回家食用。你知道吗?这些街边的白果可不能随便捡来吃。

  除了白果外,路边还有一种长得像小柚子的果子——香橼。往年秋天到来,不少人会专门拿着袋子沿路捡拾。

  那这些路边的小果子能否食用呢?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主治中医师杨馥瑜表示,尽管在中医里香橼和白果都是中药,但绿化带里的树木结出的果实,都不建议食用。

  记者了解到,在中医里,香橼具有理气、疏肝、化痰的作用,常常和佛手一起使用,白果则具有敛肺、定喘、缩尿的功效。但不论是香橼还是白果,只要是生长在绿化带中的植物,相关部门都会喷洒药品进行养护,食用可能会引发中毒。

  另外,杨馥瑜提醒到,白果的果仁和果皮都是有毒的——

  白果种皮和果肉中含有致敏成分,若剥壳时汁液沾到手上,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轻则手发红、发痒,重则起水疱、刺痛。

  黄色的核心部分果仁中含有氢氰酸、银杏酸、银杏毒素、致敏蛋白等毒性成分,若食用不当或过量食用,有可能产生毒副作用。

  胚芽中含银杏酸、氢氰酸,是银杏果中毒性成分含量最高的部位。尤以绿色的胚芽毒性最强。

  杨馥瑜提醒,白果食用时对剂量也有着严格要求。“就算是食用购买的白果,为了避免中毒,食用量一般也要控制在5-10克。煮熟的白果与生白果相比更不容易中毒,同时还要注意,食用白果后也不可大量饮酒。”

  因此,路边的银杏果香橼不能“采”,不能捡走,更不能吃,一定要远离。

  银杏果中毒如何处理?如何安全吃白果?

  沾到银杏果汁液过敏和误食中毒,应当分情况处理:

  轻微皮肤过敏

  若接触银杏果后出现轻微皮肤过敏,可用洗涤剂清洁接触部位的皮肤,之后用炉甘石洗剂涂擦患处。如出现皮肤红肿、疼痛和瘙痒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严重接触过敏

  若出现全身起皮疹、呼吸困难、喉咙发紧等过敏症状,应立刻停止接触银杏果并立即就医,和医生说清楚“接触银杏果过敏”,及时对应治疗。

  食用不当中毒

  若银杏果处理不当或过量食用,可能在食用后3小时至4小时内诱发中毒,症状为发热、呕吐、腹痛、腹泻、抽搐、惊厥、皮肤青紫、呼吸困难,也可能出现感觉障碍、下肢瘫痪,严重者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此时可采用催吐急救,用手指刺激喉咙催吐,把未消化的果子吐出来,同时立刻拨打120。

  那么,白果还能吃吗?答案当然是可以的!银杏果做法多样,但要注意方法。

  首先,要去除毒性部位。市场上购买的带壳银杏果,要先剥除硬壳,开水煮沸10分钟脱去衣膜,抽去胚芽后再烹饪。在剥除外种皮时尽量戴上手套,也可将银杏果放在水中沤烂外种皮,以方便取出银杏果。

  其次,要牢记不能生食。银杏果不能生食,但通过高温烹饪可以去除银杏果中绝大部分有毒成分,减少致敏性,保证食用安全。

  不同的烹饪方式,都要注意充分制备和加热处理,以消除或减少白果毒性。

  蒸:开水上锅,大火蒸十几分钟。

  煮/炖:水开后下锅,开水煮10分钟。与肉类一起长时间炖煮(如1-2小时),不影响白果的口感。

  炒:炒菜前需要先开水煮熟后,再与其他配菜一起下锅烩炒。

  不建议大家用微波加热烹调带壳银杏果,以免因操作不当产生危险。

  再者,要控制食用量。熟制的银杏果不要过量食用。建议大人控制在10颗以内,儿童不要超过5颗,婴幼儿不要食用。

  此外,银杏果富含支链淀粉,炒制后应趁热食用,口感软糯,冷却后口感发硬。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87

蜀ICP备17014898号-1